6月18日,我有幸参加《经济日报》“对话”栏目,与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兼组织局局长傅思和同志就建设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进行对话,使我深受启发和鼓舞,进一步坚定了立足基层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傅思和同志的讲话,科学地分析了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状、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对当前和今后如何做好农村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领导的讲话高屋建瓴、实事求是,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作为旬阳县一个先进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支部书记,决心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领导的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团结和带领王院村党员群众弘扬“三创”精神,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并从四个方面抓好工作落实。
1、创新“两委”工作方式,提高村党组织统领全局的能力。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村组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对每个干部的工作职责实行百分制目标量化考核,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身上有指标,年终依据考核结果兑现工资,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二是推行支部工作月报告制度,我将继续坚持每月向党员、群众代表报告一次工作,并将重大事项提交大家讨论,接受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的评议和监督,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实行科学决策,以此提高党支部工作透明度,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是推行村党支部三级联系制度。即:支部委员联系党小组,党小组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年初制订工作目标任务,签订责任状,半年组织互查,年终检查评比,兑现奖惩;定期开展群众评议党员、评议干部、评议班子活动。同时结合三级联系工作制度落实,全面推行农村党员承诺、设岗定责和百分制考核管理机制,实行星级动态管理,为每位党员定任务、压担子,充分发挥他们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此调动党员队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注重在优秀青年、乡土人才、致富能人中培养纳新党员,不断优化结构,补充新鲜血液,解决党员队伍老龄化的问题。
2、实行民主理事,提高村党组织科学决策的能力。进一步修订完善《王院村民主理事章程》,全面推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对涉及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或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党员和村民代表议事会议讨论决定,并加大公开公示力度,接受群众监督,使村务、党务、政务公开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村党组织凝聚群众的能力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村党支部要结合实际,把培训实用人才、提高劳动力技能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通过请专家讲学、外出学习、电教观摩等形式,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力度。同时积极开展“双培双带”,即:把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乡土人才或致富带头人,党组织带领党员率先发展,党员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传、帮、带,力争在全村培育40名党员致富带头人、100名绿色产业标兵、50名科技示范领头人,以此带动和引导群众提高建设新农村的能力 。
4、拓宽发展思路,提高村党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村党支部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因地制宜调优农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在全村实施以烟、苕、桑为主多元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年稳定发展地膜烤烟1000亩以上,发展红苕1000亩,蚕桑450亩,实现户均建园10亩。同时村党支部要因势利导,以产业大户、乡土人才为骨干,继续抓好“支部+协会+农户”式发展路子,完善好烟草协会、红苕协会、蚕桑协会配套服务功能,为农民发展烟、苕、桑产业提供产前、产中、销售等环节的技术培训和购、销一条龙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同时要加大农业基层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抗御风险的能力,以此促进群众稳步增收。
1、创新“两委”工作方式,提高村党组织统领全局的能力。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村组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对每个干部的工作职责实行百分制目标量化考核,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身上有指标,年终依据考核结果兑现工资,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二是推行支部工作月报告制度,我将继续坚持每月向党员、群众代表报告一次工作,并将重大事项提交大家讨论,接受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的评议和监督,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实行科学决策,以此提高党支部工作透明度,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是推行村党支部三级联系制度。即:支部委员联系党小组,党小组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年初制订工作目标任务,签订责任状,半年组织互查,年终检查评比,兑现奖惩;定期开展群众评议党员、评议干部、评议班子活动。同时结合三级联系工作制度落实,全面推行农村党员承诺、设岗定责和百分制考核管理机制,实行星级动态管理,为每位党员定任务、压担子,充分发挥他们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此调动党员队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注重在优秀青年、乡土人才、致富能人中培养纳新党员,不断优化结构,补充新鲜血液,解决党员队伍老龄化的问题。
2、实行民主理事,提高村党组织科学决策的能力。进一步修订完善《王院村民主理事章程》,全面推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对涉及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或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党员和村民代表议事会议讨论决定,并加大公开公示力度,接受群众监督,使村务、党务、政务公开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村党组织凝聚群众的能力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村党支部要结合实际,把培训实用人才、提高劳动力技能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通过请专家讲学、外出学习、电教观摩等形式,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力度。同时积极开展“双培双带”,即:把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乡土人才或致富带头人,党组织带领党员率先发展,党员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传、帮、带,力争在全村培育40名党员致富带头人、100名绿色产业标兵、50名科技示范领头人,以此带动和引导群众提高建设新农村的能力 。
4、拓宽发展思路,提高村党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村党支部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因地制宜调优农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在全村实施以烟、苕、桑为主多元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年稳定发展地膜烤烟1000亩以上,发展红苕1000亩,蚕桑450亩,实现户均建园10亩。同时村党支部要因势利导,以产业大户、乡土人才为骨干,继续抓好“支部+协会+农户”式发展路子,完善好烟草协会、红苕协会、蚕桑协会配套服务功能,为农民发展烟、苕、桑产业提供产前、产中、销售等环节的技术培训和购、销一条龙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同时要加大农业基层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抗御风险的能力,以此促进群众稳步增收。
【责任编辑:屈孝旭】
- 上一篇:旬阳举办首次“添富之约”理财讲座[ 08-23 ]
- 下一篇:旬阳各地有条不紊推进换届选举工作[ 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