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是现代河源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保障、管理体系,努力使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全面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共进的和谐社会。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创建教育强县目标,加快旬阳中学、蜀河中学、赵湾中学、神河中学改扩建进程,努力突破高中教育“瓶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一流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县所有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高中或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基础教育,高度重视发展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切实有效地解决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问题,建立完善救助帮扶机制。大力推进科教兴县富民进程,积极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兴办高新科技企业,加强科技研发和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巩固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启动实施城镇合作医疗,逐步提高住院就医报销水平,扩大合作医疗覆盖面。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改善基层医疗条件,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促进医疗卫生公平。按照坚持、稳定、提高、加强的要求,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创建中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建立健全社会化保障体系。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复转退伍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建立就业援助制度,努力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强劳动合同监管,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加强社会各项援助救助机制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残疾人事业、老龄事业、慈善事业,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互补充衔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和特困村脱贫工作,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基础突破为抓手,以科技扶贫为支撑,捆绑资金,整村推进,改善基础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城镇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贫困家庭的住房困难。
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民意反映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夯实工作责任,切实解决好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预警体系,加大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认真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全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落实征地、拆迁补偿政策,确保拆迁户及失地农民安居乐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群防群控体系,严惩各类犯罪活动,巩固提高“平安旬阳”创建成果,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 上一篇:旬阳县第十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隆重召开[ 01-07 ]
- 下一篇:讲话解读:着力培育河源生态文化[ 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