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春季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陕南勤劳的农民早已开始了春耕备播,走进旬阳农村,发现这里的春季农业生产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不休节日建基础
2月21日,正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对于棕溪镇王院村李光明来说更应该好好乐和乐和,因为在四川当兵几年的儿子回家探亲,而他却领着全家老少抢抓时间修水塘,他要利用春节时间抓紧修好,确保及早蓄水浇灌。
在旬阳农村,像李光明一样抓住国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机遇、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大搞农业设施建设的例子不胜枚举。该县是一个典型靠天吃饭的农业大县,农民非常注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新修水窖1.6万口,大堰塘24口,新修堤防护岸5处10.2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02平方公里,新建供水工程42处,解决了2.57万人的饮水困难,新修通村水泥公路600多公里。这些事,都是农民利用冬春农闲时间干的,还有还干到大年三十。
今年,该县明确了以抓好城乡供水、水保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冷惠渠排险、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新修基本农田4000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00亩,解决2万人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启动旱坝川灌区改造,实施庙坪农田水利综合利用工程等等,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
培训之后才进地
2月14日,吃过早饭,甘溪镇大岭台村100多种烟农户全部赶到旬河南岸半山腰处,在现场接受烟草育苗技术培训。在暖暖的春光下,泥土散发出芳香,技术员一边娴熟地浇水、撒种、培土、腹膜,一边讲解着技术要领;农民们个个听得认真、问得仔细,生怕哪个环节没记住。
新时代的新农民对农业实用技术越来越渴求,正如村干部所说:现在最好集中农民的方式就是技术培训。公馆乡组织全体干部开展“送技术、送资金、送项目”进农户的春季农业生产活动,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资金、项目等难题,确保农民增收。
据统计,春季以来,该县组织千名技术员进村入户召开以畜牧养殖、烟草育苗、蚕桑剪枝、魔芋栽培、大棚菜管理等为重点的各类技术培训会800多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5万多份,使农民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接受培训后的农民纷纷开始忙碌着修圈舍、栽果树、育苗等各项农业生产。
拿着订单忙生产
开春,蜀河镇吕关村农民刘祥远就拿到了与旬阳兴农种鸡场签订的生产合同:年出栏肉鸡5000只(每只保护价26元)、养1000只绿壳蛋鸡年产蛋25000斤(每斤保护价5元);兴农种鸡场继续免费提供种苗、器械、技术、防疫,并定期按照订单价格回收产品。
兴农种鸡场发展订单养殖已有七年,2008年已与262户农户签订年出栏37万只鸡、680砘产蛋量的订单。 在旬阳县,“公司+农户+市场”的订单生产模式已在农业生产中全面铺开,旬阳中药材协已与农民签订中药材种植2000多亩,旬阳烟草公司年均与农民签订烟草种植合同10万亩,旬阳蚕桑专业合作社社员达到2500多户,油菜、无公害蔬菜、长白兔、狮头柑等等都有订单
旬阳县用办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生产,使农业成为工业的第一生产车间,把对农业的服务由过去单纯产中技术服务转向产前信息引导、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市场销售系列化服务上,解决了过去生产与市场脱节的传统服务方式。拿着订单的农民,心里踏实,干活有劲,增收有望。
- 上一篇:旬阳中小企业欢聚一堂共话文化发展[ 02-29 ]
- 下一篇:甘溪镇干部帮扶烟农育苗[ 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