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时政动态> 正文详情

“晓秦”牵动海峡情

作者:王元辉 发布时间:2008-04-10 08:32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春暖花开,山欢水笑。4月7日上午,晓秦初中操场上锣鼓喧天,掌声雷鸣。该校创建人、棕溪籍台胞龚济洲委派女儿龚秦屛、龚铂华及女婿林克兴专程从台湾赶回家乡,她们在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田丽萍的陪同下急切地来到了朝思暮想的学校。
“虽然我们三人都是第一次回到晓秦中学,可这里的一草一木却显得那么亲近!”龚秦屛女士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从学校的筹建,到挖出第一锄泥土,第一幢教学楼落成,学校开班上课,孩子住进宿舍,图书室摆上第一本书,计算机教室建成……父亲讲述过多少次,学校邮寄的照片看过多少遍,梦见过多少回。
尽管已经非常熟悉,但还是按忍不住迫切地心情。她们兴趣昂然地走进教室里,看着孩子,摸着孩子的头,与孩子聊聊,鼓励孩子要好好学习,懂得感恩、回馈。又先后来到宿舍、图书室、试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等,看遍了学校的旮旮旯旯,也包括厕所在内。在陈列室里,她们看着妹妹龚晓秦生前的照片,沉默了许久。
1992年4月,龚济洲首次带着夫人郑月云回到阔别四十八年的老家探亲祭祖,目睹母校长沙九年制的陈旧设备,激发了捐资建校回馈故乡的强烈愿望。回家后召开家庭会议商讨此事,得到了家人的一直赞同,尤其是家里六姊妹的老小龚晓秦(时任台湾屛东第一信用合作社助理),愿意捐助五年的全部工资作为建校基金。
谁料就在当年7月6日的一场车祸中,年仅31岁的她不幸离开了人世间。就在弥留之际,她一再交代要将遗款捐回长沙建校。为尽快完成小女遗志,1994年4月,龚先生再次携夫人专程返乡表达捐款建校心愿。在县、区、乡各级政府等积极配合下,决定在距离旬阳县城东约30公里的棕溪镇贺家台新建一所“晓秦中学”。
1995年9月19日,矗立在汉水之滨的一所情系海峡两岸的初中迎来第一批231名学子。学校占地10138平方米,建筑面积4438平方米,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台湾省旬阳同乡会会长龚济洲先生及其家属和他组织的社会募捐资金200多万元。该校现有教学班11个,在校学生524名,教师37名,各项教学设备均属一流。
在会议室里,校长向福德介绍了该校的基本情况:十三年来,共有6149名孩子从该校毕业,有1260名被送进高一级学府;2007年,该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安康市297所初中排居第17位;先后20多次获得市县镇级表彰;校长虽然已换了三届,但是龚老先生创办学校之初提出的“诚实、守信、文明、博闻”的校训却誓不敢忘。
“感谢当地政府!感谢校长和全体老师!能够如此精心地管理和经营我们的晓秦、大家的学校!”秦屛、铂华两姐妹感激的热泪挂在眼角。秦屛女士说:“家父已经83岁高龄,不能长途跋涉回来看望大家,派我们三人回家看看。请大家放心,我们将延续着父亲对晓秦的关心,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老家、我们的根!”
棕溪镇党委书记陶勇俊、政府镇长段根臣,教育局长熊本奇,对台办主任丁惠等分别向龚女士一行介绍了有关学校发展的情况,晓秦中学历任校长向长峰、向三进、薛波专程赶回学校介绍学校发展历程。

龚济洲先生相关连接

——历经艰辛终获事业成功。龚济洲先生,1926年农历9月25日出生于陕西省旬阳县棕溪镇狮子岩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父亲诚实正直、母亲勤劳朴实。龚先生九岁入学,因家境贫寒,缴不出伙食费被迫辍学;在恩师的爱怜下安排为校工,但他不忘学习,勤读中外文学名著,教育程度相当于高中水平。1944年代父参加安康机场扩建,后参军,1949年到台湾,不久退伍从商,与妻子协力开创黄金珠宝艺品商务。1976年,他以高票当选屛东银楼商业工会理事长。后被选为台湾省旬阳同乡会会长、台湾屛东陕西同乡会会长。
——儿女之名可见思乡之情。大女取名龚秦屛(宝德银楼金银珠宝艺品公司董事长、海峡两岸商业协调会常务理事、屛东县陕西同乡会常务理事等)。二儿取名龚永华(纽约大学硕士毕业,在美国经商)。三女取名龚莉华(远嫁澳洲东部大城市布里斯本,常年积极热心参与当地有关华人事务)。四女取名龚铂华(宝德银楼金银珠宝艺品公司经理,长期担任社区学校导护义工)。五女取名龚翠华(曾任职日本、美国大使馆)。六女取名龚晓秦(生前任台湾屛东第一信用合作社助理)。


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田丽萍陪同参观学校
教育局长熊本奇介绍学校发展史

鲜花掌声迎贵宾

左起龚济洲大女儿龚秦屛、三女儿龚铂华及女婿林克兴
看望学习的孩子们

与晓秦初中四届校长合影留念

校园一角

【责任编辑:屈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