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时政动态> 正文详情

“一折通”让40万农民乐开怀

作者:王武臣|赵攀强|王元辉 发布时间:2008-10-31 15:03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把国家补贴给农民的各项资金从县财政局的资金兑付中心直接打入农民的个人账户,农民凭着手中的存折或者卡随时可以在省内任意信用社通汇通兑,这就是受到旬阳40万农民欢迎的“一折通”。据初步概算,今年该县约有12项近两亿元惠农资金通过这种方式打入10万多农户账户。
旬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皇甫健说:“一折通是我县创新惠农资金兑付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能将各项惠农资金全部、安全、及时兑付给农民,保障了农民权益、杜绝了违纪现象发生,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起到积极作用,这也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
“一折通”让农民心里踏实
10月24日中午,构元乡构元村二组农民王道瑞手持存折来到乡信用社,会计田忠琴打开他个人账户查询到:2008年度种粮0.6亩直补31.8元、退耕还林6亩补助1320元已经全部到帐。王道瑞兴匆匆地取出1300元,手上点着钱,乐呵呵地说:“这一折通就是好:啥钱有多少——一查就明了,啥时想用钱——随时可取到,这事办得——让咱老百姓心里踏实!”

构元乡辖7个村30个村民小组3562户12500多人,在旬阳县28个乡镇中属于人口较少的乡镇之一。据乡财政所长郑锋介绍:2008年像王道瑞一样,全乡共有3500多户农民通过“一折通”领取了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农村低保、定期定量补助等十余种财政补贴资金约365万元,户均过千元、人均近300元。“一折通”兑付方式的安全、便捷、及时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
旬阳是一个拥有45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从1999年退耕还林开始,先后有退耕还林、新技术推广、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户、生态移民和迁移式扶贫工程、计划生育奖补资金国家大批资金补贴给当地农民。
为了把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落实好,旬阳县采取了“项目争取自上而下与落实申报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由计划局、财政局、林业局、农办等职能部门将项目任务及资金落实到乡镇,镇村干部逐一落实到户,名单张榜公示后由组、村、乡逐级上报到县直相关部门,初审后报财政局;由财政局将资金下拨到各乡镇财政所,各乡镇会同当地信用社将资金发放给农民。
随着国家扶持力度地不断加大,项目的种类和资金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发放方式也不断改进,从乡镇干部拿着现金上门兑付,到开着存单集中兑付。但是资金的安全性和及时性依然存在问题。个别地方甚至于出现截留、挤占、挪用、代领、拖延兑付等现象,部分农民长期外出务工导致资金无法兑付。为此,县纪委监察局先后对十多名乡村违纪干部给予了开除公职、记过、警告等处分。
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杜绝干部因此而违法、违纪,旬阳财政局开始探索“一折通”兑付方式。2006年,该县将377万元的种粮直补纳入“一折通”兑付;2007年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移民搬迁、库区移民补助等8项8615万元资金纳入“一折通”兑付。为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管理,县财政局领导班子在深入乡村调研后,带领业务人员先后到江西、黑龙江、辽宁学习经验,并逐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2008年,县财政局将12种涉农到户的约2亿元资金全部纳入“一折通”兑付。这种方式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也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一折通”让资金更加安全
棕溪镇敖家河村农民苏纪林说:“我从家里到镇政府往返车费需要40元,原来每亩地种粮补助6元,只有十几元钱,自己取吧来回不够车费,还不算耽误工夫;如果外出打工,镇村干部上门也找不见人,真是不方便、钱放在别处也不安全;现在好了,我来卖烟叶时顺便把打入我存折的720元各项补助取回家。”
原来的兑付方式在资金运行中存在着资金兑付渠道不畅、管理环节繁多、少数资金兑付不到位、发放迟缓等问题,为此,县财政局按照“科学、规范、统一、效能”原则,创新了“一折通”管理模式,采用封闭运行,保证了资金安全,也确保了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便捷、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设立专户、成立中心,变乡镇兑付为县兑付中心统一兑付。县财政局、信用联社抽调7名业务骨干成立“旬阳县财政补贴农民资金集中兑付中心”、开设“惠农资金集中发放专户”,将所有农户个人基本资料录入信息库,再按照审批的花名册,逐户、逐项目将所有惠农资金全部打入农民账户,实现了县级统一代发、全省通存通兑。同时,农民可以在县内28个乡镇信用社的46个营业网点随时取款。

兑付范围由一项扩大到十二项。“一折通”兑付起初只有粮食直补,现在将种粮农民综合直补和粮食直补资金;退耕还林粮改现补贴资金;退耕还林种苗费、管护费;良种推广、新技术推广补助资金;农村五保户补助资金;农村低保户生活补助资金;优恤(抚恤)和社会定期定量人员补助资金;生态移民和迁移式扶贫工程补助资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农村特困群众生活补助、一次性救济补助和减灾安居工程补助;计划生育奖补资金;其他可以直接结算到户的项目资金等12种涉农到户资金全部纳入“一折通”兑付。
规范发放流程。发放前先由项目主管和财政部门将范围通知到乡镇;乡镇对资金的种类、数量、金额等审核无误后在乡村两级张榜公示7天,无异议后逐村逐户登记造册报县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将审核无误并签字盖章的到户清册送分管领导审签,在5个工作日内送资金集中兑付中心;财政局在3个工作日内将资金划拨到“惠农资金集中发放专户”,兑付中心5日内将资金全部打入农民“一折通”存款账户。
“一折通”让惠民政策不打折
旬阳县按照“一个中心统一兑付,资金从国库到中心、从中心到农户的两个“直通车”,实行部门管指标、乡镇抓落实、财政管资金的“三权”分离原则,统一发放机构、发放专户、发放流程、资金管理、发放到户,确保政策宣传到户、基数核实到户、清册编制到户、张榜公示到户、通知发放到户、补贴兑现到户”的要求建立了“一折通”统一运行模式,确保了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不打折。
惠农资金兑付涉及民心所向,旬阳县委、县政府明确了涉及此项工作单位的各项职责。乡镇政府做好政策宣传、登记造册、农户审核、公示上报等;县农业、林业、水利、计划、农办、计生、民政、移民等部门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严格审核把关;县财政局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健全并及时更新一折通网络数据库;公安部门对受益农户的身份证、户口本等进行确认;统计部门提供翔实的统计资料;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对整个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审计。
旬阳县纪委、监察局专就“一折通”资金兑付问题做出了“六个不准”的硬性纪律规定:乡镇政府和县级相关部门不准擅自改动通知书或明白卡数额;不准以补贴资金抵扣任何款项,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补贴资金;不准他人代领补助资金;不准拖延兑付时间;不准以任何理由借机增加农民负担;不准更改补助项目和虚列补助对象套取资金。若有此类事发生,一经查出,将追究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
实行“一折通”好处多多。县信用联社主任陈溥说:原来一户农民多项兑付出现多个存单或者折子,现在就一个折子,既简化了手续,也降低了我们兑付的成本。县财政局长夏锡宝介绍:原来需要上百人忙乎的事,现在只需要十来个人,行政成本大大降低;封闭式运行,让资金从国库到中心、再到农民个人账户,既减少了环节,更保证了资金安全。县监察局副局长何在淳说:从源头上杜绝了违纪违法,保护了乡村干部,也确保了党的惠民政策向农民兑付时“不打折”。
【责任编辑:屈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