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旬阳县着力打造小流域治理样板工程

作者:彭玉军 发布时间:2008-12-03 11:18 来源:网上投稿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旬阳县着力打造小流域治理样板工程

旬阳水利局,彭玉军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开展以来,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积极做好首批启动项目的规划设计及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自 2007年10月份在安康市召开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启动仪式后,我县立即启动了太极项目区郭家湾、磨沟、三间河3条流域治理工作。目前3条流域2007年治理任务已经完成,2008年治理任务接进尾声。今年我县又启动了太极、双河、金河、小河4个项目区25条流域,5月份以后,我县又先后启动了双河项目区张王沟、太极项目区烂滩沟等3个项目区13条流域治理任务,另外12条流域治理项目设计已完成编制、上报审批工作,目前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加紧部署之中。

一、加强领导,抓好宣传。

我县地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 护区,肩负着维护生态环境,保护一江清水供北京的神圣使命,为了切实抓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一是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水利局长任副组长,县计划局、财政局、林业局、农业局、县农办等相关单位和流域治理乡镇政府为成员的流域治理领导机构,近日县水利局又抽调三名副科级领导分片包抓,19名业务技术骨干分赴各项目区乡镇开展工作。二是成立了流域治理项目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外围协调组、技术指导组、质量监督组,明确责任领导、工作人员,健全了施工、考勤等各项管理制度,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乡镇政府的作用,积极做好群众的组织发动工作,引导群众认识实施流域治理的重大意义,鼓励群众积极投身于流域治理工程建设,为维护生态环境、 保护汉江水质做出贡献。

二、加强指导,搞好服务。

对每一个流域治理项目,水利局都抽调一名业务骨干,全盘负责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一是要求技术包抓人员驻守工地,随时随地做好技术指导与服务;二是要求各包抓技术人员要坚持标准,敢于负责,对不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的,要坚决予以纠正,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 三是明确技术责任。对所包抓的项目实行技术、质量负责制,凡因技术服务不到位、技术指导失误而造成工程建设损失的,严格追究包抓技术人员的责任。

三、抓点示范,打造精品。

今年我县将张王沟、吕河冬青、城关郭家湾三处小流域确定为样板工程示范点。在治理过程中, 我们立足于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高品位、建精品“四高一建”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治理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宗旨,坚持治理水土流失与控制面源污染相结合,水土保持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专业队施工与群众义务投工相结合,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并举的原则,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园、堤、村”八位一体综合治理。在资金投入上,建立了农业投入资金会商制度,将流域治理项目与小水项目、农建项目、扶贫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项目集合,资金集中,有效提高建设质量,扩大水土保持工程规模,增强水保效益。通过抓点示范和典型带动,力争把每个小流域治理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四、强化管理,确保质量。

将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健全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监督。一是抓好项目质量管理。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技术要求,确保不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二是抓好项目施工管理。精心组织,严格把关,加强对每一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具体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三是抓项目物资管理。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物资的管理,对挪用、挤占、截留、变卖项目物资或因工作失误造成物资损失的单位和个人,依照纪律规定予以严肃查处。四是抓好项目档案管理。对每一个工程项目要确定专人收集、整理档案资料,确保项目档案资料的规范和完整。

五、严格考核,重奖重惩。

县水利部门对各项流域治理建设情况和包抓领导、包抓责任人员的包抓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年度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一年来,我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 2平方公里,其中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小流域治理面积73. 3平方公里 (综合治理面积31. 3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44公顷,栽植经果林52公顷,栽植经济林520公顷,栽植水保林1680公顷,荒山 造生态林834公顷;生态修复42平方公里)。修建小型水保工程: 排灌沟渠9km,谷坊31座,水窑270座,蓄水池2座,沉沙池80 座,农田河堤护岸4600m,田间道路1500m,投入机械50余台,日均组织上劳300余人,投工4. 7万个,移动土石23万方,完成投资1800万元。

【责任编辑:彭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