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新型农民教育催生段家河“四大变化”

作者:陈仪清 李玉平 发布时间:2009-06-01 16:08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段家河镇地处安旬市县结合部,辖11个村68个组4609户16966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弱镇,产业小镇,财政实镇。基于贫穷,农民大老“粗”知识欠缺,镇村扯皮顿筋的事较多。曾有人总结“自古段家河多诉讼”已是远近皆知。自2008年7月县委、县政府决策在全县开展大规模新型农民教育活动以来,就像一场饱墒喜雨浇灌了16000多村民的心田。该镇乘借教育活动强大力量催生出镇域社会经济凸显“四大变化”。
——“小富即安”变为“敢闯敢干”。该镇李家庄、向庄两村,分别位于316国道线,吕河渡口、力加渡口处,交通便利,村民来钱路子多,日子过得算宽裕。村里一部分村民便有“小富即安富而忘源”的思想,驻村工作组掌握祥情后,及时组织30-40岁的青壮年开展“致富思源不忘本,富而思进求发展”的思想教育,开展“横向找差距,纵向看发展”的宣讲、座谈,用典型事例启发引导,让村民充分认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道理,明白好日子不是从天而降,而要不断艰苦创业,敢想敢闯敢干,才能不断发展。村民梁存清前些年搞运输,手头有些积蓄,今春抓住十天高速建设机遇,拼弃小富即安思想,自筹资金40余万元,高薪聘请河南造船专家上门加工制造轮渡趸船,已投入使用。既解决了力加渡口南北车辆过渡难题,又圆本人发家致富梦。
——“科技文盲”变为“田间秀才”。该镇弥陀寺村乘借活动东风,通过调整工作思路,实施“科技兴村富民”和“户均一名技术员”等“八个一”工程,让人刮目相看。2008年采用“正大模式”圈舍饲养、出栏生猪10000余头,发展“梅莹一号”高产红苕500亩,建密植桑园800亩,栽狮头柑10000多株,发展“圈、厕、沼”一体化循环农业示范245户,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80元,实现当年翻番目标。村支书周贤枝逢人便讲:村上变化了,靠得就是科技。
——“扯皮顿筋”变为“致富能手”。为改变段家河以往那些不利发展的外在影响,该镇紧扣法律宣传突破口,组建法律服务队,巡回村组院落开展法制讲座。用事实案例讲解法律,让村民听法、学法、守法,遇事依法解决,依法致富,守法致富。向庄村南君涛,曾当过兵,复原回家后做过粮食生意,干过个体运输,因本人安置问题,曾多次到市县上访,一渡扯皮顿筋成为上访“大户”,驻村工作组在祥细了解本人上访的根源后,多次上门引导说教,通过致富典型事例的开导,南君涛茅塞顿开,在县镇有关部门协调通融下,解决小额信贷资金50万元,办起食醋加工,2008年底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一举从上访大户变为全县“双五”企业大户。
——“穷山僻壤”变为“动感乡村”。新型农民教育的开展,使段家河16000多村民浴火重生,让沉寂的段家河舞起来,动起来。产业建设大动作,烟、桑、畜、果等产业鼓起村民腰包;基础设施大变样,水泥路通家门口,生活用水进家中;居家环境大改观,李家庄、弥陀寺、北庵等村民们像城里人一样住起套房,生活现代化。文化活动长年有,村村有自乐班、秧歌队,村里读书看报有了农家书屋、吹拉弹唱,打牌、跳舞便到村活动室。每月还可饱尝一顿免费电影快餐。村民孟兆清说:我们农二哥和城里人一样也能早上跑步健身了。
如今的段家河给您的印象是:山坡绿色了,住房漂亮了,村容整洁了,人气活跃了……

【责任编辑:屈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