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时政动态> 正文详情

旬阳两年实现三分之一村通广播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11-18 16:43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广播是农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经济信息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山区农村,由于山大人稀,居住较为分散,因此,农村广播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宣传作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线广播网遍及我县乡村,听广播已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习惯,农村广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宣传作用。但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各种原因,我县农村广播的发展与各地情况一样,面临诸多困难,广播的有效覆盖逐年下降,农村广播基础设施几近消失,听广播难已成为困扰农民群众的一大问题,农村群众反映强烈。针对这一情况,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服务农村发展,稳定大局,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积极探索农村广播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两年来,新建成118个村级广播室,占全县行政村数三分之一多。
  一、主要做法
  村级广播室建设,从中央到市级没有项目资金可用。县广电局只有争取多方支持,本着力争按标准、多建、建好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进。
  一是广电局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单位内部年度考核,明确年度建设任务,夯实责任措施,精心组织,精心策划,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齐上手,相关部门和乡镇领导重视,文化站密切配合、各方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充分借助外力,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从2008年起,和县扶贫办合作利用扶贫开发重点村配套资金,对列入2008、2009年度的扶贫开发重点村实施村村通广播工程,两年共建成 39个标准化村级广播室;广电局负责技术方案,组织协调,乡镇自筹资金建设了乡村两级共网调频广播。现有金寨、构元、沙阳三个乡镇建起投入使用,全覆盖三乡镇22个行政村;帮助经济条件较好的行政村村筹资金,结合村情设计合理建设方案,已建成了8个行政村广播室;此举,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2009年将村级广播室建设列入县对乡镇年度考核,要求乡镇出资每年至少建成一个村级广播室。广电局负责技术设计,协调服务,定期督查;县财政直接安排专项补贴资金,用于国、省、市、县单项工作示范村。截至目前,已配套建成53个标准化村级广播室。
  三是统一技术标准,合理制定技术方案,为全县各乡镇广播网最终并网打好技术基础。我们采用新兴的无线智能小功率调频广播,以广播专用频率为载体传送语言信号,可以实现对单个或多个收扩点组合播放的广播传输技术。在村文化活动室安装10-20瓦无线小功率调频发送设备,信号可覆盖3-10公里。在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安装野外型调频收扩机,每个收扩机带2-4个高音喇叭实现广播。该方案具备技术新、性能稳、投入少,最终可实现县、乡、村三级播出平台共享等优点。充分考虑临近乡村地形地貌,合理选定发射频率和发射功率,既照顾本村的覆盖率,又要确保临乡、临村广播信号互不干扰。
四是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在设备选型、工程施工、售后服务等重要环节,我们严格执行财政招投标制度,选择有技术实力、讲诚信、能提供优质售后服的公司参与广播室建设。
  五是架构设备运行保障平台,确保建成广播网正常运行。已建起的百余村广播室分布28个乡镇,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量大面广。为确保设施正常工作,我们架构了大故障排除以中标公司为主力,小故障排除已乡镇文化站为主力,县局负责联络的系统服务格局。县局建立了全县村广播室设备型号、技术参数等资料档案,定期电询或到乡镇查看广播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反馈承建公司,公司可及早调剂设备和人力,快速到点维护,减少设备停播时长。
  二、主要成效
  经过近两年的运行,已建成的百余村级广播室充分发挥了广播媒体的优势作用,得到了乡村干部和农村群众广泛好评。
  首先是提高了党和国家的涉农政策宣传效果。我们搜集各涉农部门对农村政策宣传资料,汇集成册,印发到村,把宣传主阵地前移到村两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策宣传的时效性,时间选择的灵活性及宣传的实效性。
  其次是充分发挥了教育农民主渠道作用。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获取的信息渠道多样,内容鱼龙混杂。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长期占领农民群众意识形态主阵地,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在关注和考虑的问题,也是广电局加快村级广播室建设的另一个初衷和归宿。各乡镇和村两委都在不断探索农民教育有效途径。村广播室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为乡镇和村两委开展农民教育开拓了一条重要渠道,利用广播优势开展农民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村广播确实发挥出较为重要的作用。
  三是有效提高农民文化娱乐生活水平。现在农村青壮年多数常年外出务工,留守人员文化低,不会操作现代娱乐设备,特别是中高山村庄太过冷清、空寂。有了村广播室之后,农民在农闲时间和节日可以听到各种文化娱乐节目和外来信息,和原来相比热闹了许多、生活充实了许多,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面教育。
  四是有效缓解了乡村干部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赋予乡村干部新的历史使命复杂多变。社会维稳、村道建设、移民搬迁、农村合疗、防汛防滑、抗旱排洪、产业建设、卫生防疫等方方面面工作的顺利开展无不建立在和农民有效沟通、宣传引导基础之上。有了乡村广播,大量的对农宣传、发布政令、预警到户等工作均可通过广播高效展开,避免了逐村逐户上门工作而消耗大量人力和时间,有效地缓解了乡镇干部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已建成乡村广播的投入使用,在逐步发挥广播媒体优势作用,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我们更有信心把县、乡、村三级共网、平台共享的广播重建事业作为近期奋斗目标,继续坚持多措并举的原则,争取社会各界支持,采取得力措施,夯实工作责任,汇集各方力量,逐年推动乡村广播网建设,最终实现县、乡、村三级共网目标,使县对乡村时政、应急广播主阵地得以恢复,更好发挥为农服务作用。

【责任编辑:xy_q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