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旬阳县累计完成投资4.8亿元,建设通村水泥路1700多公里,292个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水泥路通村率达到92%,3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通村水泥路成为旬阳县有史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群众受益面最广、拉动效益最好的民心工程。
地处秦巴深处的旬阳县农村公路路况差、等级低,晴通雨阻,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自2006年省交通厅做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以来,该县抢抓政策机遇,按照“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的原则,集全县之智、聚八方之财、运万民之力,迅速掀起通村水泥路建设热潮。先后召开“打底子、铺面子”等现场会15次,培训技术员20多次。
针对国家补助和实际需要差距较大的情况,旬阳县采取政府配套补助、群众投劳、社会捐资、部门帮扶等方式,确保工程建设费用。2006、2007年对通村水泥路路面工程每公里补助1万元,路基工程每公里补助5000元;2008、2009年对路面工程每公里配套补助提高到3万元,县级财政投入达到5000万元,创下了旬阳县交通发展史上县级财政投资之最。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该县建立健全了“五个一”工作机制,做到一条通村水泥路、一名责任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工作方案、一块责任牌,聘请128名义务质量监督员、县交通局派驻15名工程监理监督工程质量。
通村水泥路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打开了封闭的山门,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活跃了城乡交流,促进了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净增521元,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仍会比去年增长500以上。
- 上一篇:旬阳又一所希望小学竣工落成[ 12-09 ]
- 下一篇:旬阳县硒资源普查结果出炉[ 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