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时政动态> 正文详情

旬阳县荣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殊荣

作者:刘国强 发布时间:2009-12-16 10:50 来源: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近日,国家文物局下发通知,旬阳县被评为2009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同时通知该县和文物部门负责人于12月21日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报到,22日参加表彰大会并接受表彰。这是继1999年该县被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后,文化(文物)领域获得的又一国家级荣誉,亦是安康市九县一区首获此殊荣的县。
    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文物主管部门精心指导下,该县始终将文物工作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强力推进文物保护事业与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连年受到省市表彰奖励。县博物馆被命名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县文管所、博物馆多次被省、市文物局表彰为“全省文物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最佳单位。
    旬阳县是安康的文物大县,田野文物分布面广、保护量大。2008年旬阳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制定了祥细周密的工作方案,划拨20万元专款经费,从县直部门和乡镇抽调50多名干部配合,圆满完成了普查工作。通过普查活动,准确详实掌握了全县文物资源分布状况,普查登录文物保护点1337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普查工作被省验收组评为优秀格次。
    近年来,该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逐年加大对文物工作的投入,两馆建设征用划拨土地100余亩,县财政投入建设保护专项资金200多万元;“两馆一所”人员增加到16人,工资全额预算,事业费由过去年1万元逐步提高到现在10万元,有力地保障了文物工作的正常运转;先后落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旬阳文庙维修配套资金30万元,划拨省保单位黄州馆、杨泗庙保护维修设计费20万元,落实文物宣传及征集补助费20多万元;先后投入50余万元,用于维修文庙大成殿、西城门、文峰塔等重点文物和每年的田野文物安全检查和文物普查。投入资金500万元用于蜀河古镇、洞儿碥道观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去年以来,县长邹俊杰亲自挂帅,对省保文物单位红军烈士墓建设保护工程,总投资1300万元,现已投入900余万元。据统计近三年县财政直接投入文物保护利用专项经费2100多万元,确保了旬阳文物事业的发展需要。

【责任编辑:xy_q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