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县因势利导、科学应对,使非公经济实现逆势上扬。截止11月底,全县非公企业完成增加值21.75亿元,同比增长55.69%;实现总产值65.06亿元,同比48.14%;完成营业收入61.36亿元,同比增长38.17%;完成工业产值40.61亿元,同比增长55.78%。
旬阳新农机械厂作为一家私营小型农机加工企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订单减少,因缺少资金,二期扩建工程迟迟不能动工,企业产值徘徊不前。县委、县政府先后给予陕南突破发展资金、贴息贷款等资金扶持共计500余万元,政府领导到现场解决企业扩建用地问题。企业通过扩建以及引进新技术,实现了起死回生,预计今年产值达4000万元,比上年翻番。面对金融危机,我县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全年省市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000余万元,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少、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开展银企间的交流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提供金融贷款服务,全年银企合作项目达40个、涉及资金3亿余元。截至11月,全县新增中小企业1569家,新增50万元以上工商企业62家;列入重点培育对象的23家中小企业中已有5家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通过技改扩建,新上群体小项目达65个,形成了新的增长点。
为了帮助企业快速健康成长,该县实行县级领导挂联、部门包抓企业和项目责任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扶持企业稳步持续发展。旬阳县净源饮料有限公司上年产值仅只有700余万元,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产值增长近5倍,到今年11月底产值已突破3200万元,从上年规模以下企业一跃成为规模以上企业。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包联领导及包抓部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推销产品,先后争取发展资金600万元,同时为企业引进大学本科毕业生4人,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实施“工业强县”过程中,该县将工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要务,强力推进“工业200亿”工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意见》、《关于实施工业突破发展的意见》等系列配套文件,为工业的突破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持。围绕中小非公企业规模小、资金少、市场依赖性大的特点,我县创新体制、培育规模企业、发展群体工业、狠抓项目建设。截止11月底全县中小非公企业总产值达到71.15亿元,比上年增长35.99%。
建设工业园区,集聚硅谷效应。在建设园区过程中,我县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手续多等困难,先后仅用了20天时间与省市多个职能部门搞好业务衔接,收集相关资料,完善报批手续,抢抓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园区先后开工3批共13个项目,使园区内在建项目达到23个,全部建成后新增工业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已经完成新增工业产值8亿余元,占全县新增工业产值的70%。在抓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努力促进配套项目建设,即将建成旬阳物流中心等一批第三产业项目,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将有力地促进旬阳生态工业园区这一新“增长极”的形成。我县还在中小企业局成立了“非公企业维权中心”和“法律顾问团”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当年为企业协调处理矛盾纠纷8起、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并向各企业印发了《优化投资环境公开承诺书》,维权工作得到社会认可和企业普遍好评。
- 上一篇:旬阳县荣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殊荣[ 12-16 ]
- 下一篇:旬阳县劳务收入8.8亿元[ 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