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时政动态> 正文详情

旬阳“远教课堂”把科技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

作者:陈品 发布时间:2010-02-04 14:57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旬阳县是省委组织部确定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联系点。自2008年以来,该县已建成1个县级教学平台、28个乡镇终端站点和85个村级终端站点,成为党员群众学习培训的“加油站”,通向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学习理论课

    该县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的优势,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党的知识、法律法规、路线方针的学习,要求以支部为单位,组织机关、站所干部职工,村居(社区)两委成员、普通党员及科技示范户参加学习,采取个人自学、集中讨论、专题辅导和实地观摩等方式,每月负责组织所辖范围内的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培训不少于2次,每月累计学习时间不少于4小时。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全县114个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1000余场次,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文章2篇,办学习园地2次。
    “自远程教育站点建成后,我们学习就方便多了,党员群众积极前来收看节目,由开始‘要我学’变为后来‘我要学’,党员干部政治素质也明显提高。”白柳镇白柳社区支书李举武谈起远程教育深有感触。

加强文化课 

    把远程教育与新型农民教育相结合,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提高群众整体素养,促进和谐发展,是该县远程教育的一大亮点。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文化知识,欣赏文艺节目,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升群众整体文化素质。5月份,集中组织28个乡镇党员干部群众,收看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专题片,及时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基本知识;7月份,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学习党的基本知识;10月份,组织进行国庆60周年庆典的集中收看,与祖国同庆。全年集中学习收看2800余场次,教育培训群众达15万人。
    “远程教育开通以来,群众打牌的少了,学习的多了;闲逛的少了,抓发展的多了;邻里纠纷少了,关系更和谐了,群众发展劲儿更足了!”城关镇青泥社区支书向文介绍远程教育开通以来带来的变化。

开设廉政课

    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定期进行党风廉政教育,依法办事,加大村务、财务公开,加强警示教育,筑牢基层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组织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收看党员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先进事迹和全国典型案件,开展法制讲座,重点对法律、法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棕溪镇利用召开村级干部大会时机进行廉政教育,播放专题片,教育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做人、做官、做事。同时与村级(社区)党支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做到廉洁奉公,警钟长鸣,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利用鲜活的事例,直观地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打破了理论的枯燥,达到了培训一批,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棕溪镇纪委副书记蔚道文如是说。

 强化培训课

    远程教育的开通,彻底解决了旬阳县农村党员群众培训难题。一是技能培训。远程教育成为返乡农民工免费技能培训的输出基地。县委组织部联合人劳局开展务工维权常识简易培训30多期,参训农民工2.5万余人,全面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二是知识培训。县委组织部结合“党员、干部、人才”温暖之家建设,组织开展“送知识促成长”党内关爱活动,2009年累计发放《名师讲堂》等音像资料400多套、图书3000多册。三是业务培训。通过召开现场会,对各乡镇副书记及管理员70余人进行教学专题辅导、课件制作学习。邀请电信公司技术人员对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情况、机顶盒使用、安装设置、简单故障排查等方面技术进行了现场解答。
    “这样的培训就是好,通过面对面讲解,手把手传授技术,效果明显!”甘溪镇远程教育管理员宋涛这样评价。

上好致富课

    注重学用结合,突出实际效果,促进群众增收。旬阳县坚持把“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作为远程教育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结合烟草、蚕桑、魔芋等绿色产业发展,通过专家辅导、学习交流、现场示范等形式,把培训搬到田间地头,对党员干部、产业大户、致富能人进行重点培训。县远教办结合实际开发制作了《狮头柑栽培技术》、《蚕农的贴心人》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课件,发放光碟400余份,传授致富信息和实用技术,全年举办现场观摩会3场。涌现出学用标兵150余人,2000多户农民找到了发家致富的好项目。
    通过远程教育,全县培养产业大户560户,培养出科技致富带头人2500余人,栽植烤烟12万亩,科技养蚕4.55万张,建大棚菜2.5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净增600多元。

              


 

【责任编辑:屈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