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时政动态> 正文详情

旬阳建设“双拥林”7年绿化汉江直观坡面千余亩

作者:陈诚 发布时间:2010-04-19 10:07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4月15日,旬阳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朱继明带领驻旬官兵,同段家河镇民兵、群众一道到双拥林除草、看护树苗,并再次植树200余株。
    旬阳县委、县政府为了保护汉江两岸水土,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自2004年开始在段家河镇建设双拥林,7年来,旬阳军民团结一心、刻苦奋战、精心管护,为该镇从李家寨至余家沟少土缺水的1153亩“光头山”披上绿装。该县在双拥林建设中,强化措施,严格管理,提高科技含量,力求打造精品工程。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系。县双拥办高度重视双拥林建设工作,成立了双拥林建设领导小组,从段家河镇林业站抽调三名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的技术干部,具体负责植树造林的项目实施工作。
    制定施工方案,抓好人员培训。为了提高对双拥林建设的认识,规范业务技能,使双拥林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县双拥办专门制定了造林工程实施办法、验收办法、安全管理措施。为了搞好工程的管理工作,县双拥办对参与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和专业作业队施工人员进行了培训,认真学习了相关林业业务知识及工程施工方法、验收办法,使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对工程的目标、任务全面掌握。
    精心组织,严把质量关口。为加强和规范双拥林建设管理,县双拥办与驻军及段家河镇签订了整地责任状、栽植责任状、管护责任状,使参与建设各方从开始就知道自己的任务量、整地标准、栽植时间、树种和技术要求。同时与抓点技术人员签订了《技术承包合同》,定任务,定标准,定奖罚,使技术人员工作考核具体化、数量化,增强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在工程实施中,重点抓了三个环节:即事前培训、中间检查和事后验收。造林前由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培训,讲解质量标准,现场示范,使施工人员一开始就树立了质量第一的观念。严禁大兵团作战,日上劳只固定在50人左右,每个技术人员包抓10名施工人员。栽植中,坚持做到技术人员吃住在工地,工作在山头,逐环节检查,整地不合格不调苗,苗木不合格不栽植。栽植后,逐窝检查验收,严格落实“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验收责任制,消除了质量隐患,确保造林质量。
    立足抗旱,提高造林成活率。双拥林濒临316国道,地处汉江直观坡面,土壤瘠薄,光照较强,造林成活难度大,为确保栽一片活一片,县政府筹措资金购买了一台风钻、二台发电机,4台水泵,3000米水管,分两级从沟边把水抽到山顶,栽一棵浇一棵。苗木调运中,采用保护好土球,小数量、多批次调苗的办法,做到宁可人等苗,不让苗等人,杜绝“活人栽死苗”的现象。整地工作从每年7月中旬开始,让土壤充分熟化,以吸收更多的雨水,并在造林中统一使用树盘覆膜技术,增强抗旱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
    建管并重,促进生态良性发展。该县在双拥林建设中始终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护。每年一边组织军民新植树,一边组织军民到已成活的林地清杂、灌水、施肥。对双拥林全面实施禁牧、禁伐,从而确保了双拥林的健康成长。在双拥林建设的示范带动下,止2009年底,段家河镇建园造林及森林覆盖面积达到60%,位居全县前列。李家庄千亩狮头柑,薛家湾千亩樱桃,北庵村千亩香橼已成为该镇特色林业的三张各片。镇域24.5公里汉江直观坡面近4000亩人工造林精品工程和2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已构成了旬阳西大门一道绿色屏障。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空气纯净的段家河镇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体系已经形成。
 
 
 

【责任编辑:屈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