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镇立足实际,按照“强烟壮畜,稳桑增菜,有组织劳务输出”的发展思路,实施“产业富民”工程不动摇,千方百计调布局,保质量,提等级,促突破。烤烟产业突出“四抓”,即,抓大户,让烟农真正成为务烟专业户、主力军;抓大炉,让先进的考验设备和技术尽快在全镇烟农中得以推广和应用;抓单产,让烟农合理施肥、提高单产、增加效益;抓质量,让务烟户人人懂得新型烘烤技术;稳定巩固万亩优质烤烟,实现农民收入1500万元,培育10亩以上烤烟大户600户。畜牧产业突出生猪养殖,培育郭家湾、小营、观音堂三个生猪养殖小区,以“121”“圈—厕—沼”循环农业模式为支撑,年饲养生猪8万头,出栏5万头,实现农民收入3000万元。劳务输出通过技术培训、走出去办法,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人,实现农民收入4500万元。结合地域优势,积极发展魔芋、蔬菜、核桃等后续产业,提出“十里荷花飘香”的目标,打响“莲藕”品牌。同时,通过业余党校“阳光雨露”培训工程,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建立农村能人信息库,培育新型产业农民,为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烟、畜牧、劳务”三大主导产业年实现产业总收入8000万元,农民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85%以上。
2009年以来,金寨镇按照省、市、县总体部署,把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 活动作为统领农村党建、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使升级晋档工作氛围浓厚、主题突出、效果明显。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亿元,同比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2730万元,较上年增长700万元,财政收入达3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85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经过一年的创建,郭家湾、张河、权口、庙子垭、小营等5个村巩固三类;寨河、谭家院、花房、珍珠、观音堂等五个村顺利由四类村晋升为三类村,晋升一个档次的村占总村数的50%,全面消灭了四类村。
- 上一篇:沙阳乡扎实推进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06-18 ]
- 下一篇:仁河严把“三关” 完成全年两税征收任务[ 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