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阳县立足基层实际不断拓宽党员教育培训渠道,积极探索推行“三课二档一库”党员教育培训模式,依托实践基地、远教网络等阵地资源,有效构建起了一个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党员教育培训综合载体。
组建讲师团,设立联合培训课堂。该县以党校培训为主渠道,实行党校与各部门、乡镇联合教学的新模式,从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农业、林业、科技、水利等部门选派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干部组成讲师团,深入村组农户,开展技能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实用技术等,为农民架起了小生产与大市场接轨的桥梁。近几年来,联合举办各类培训班140多期,培训党员、干部2.6万余人次。共组建各种宣讲团12个,培训党员干部群众49万余人次。
实行“菜单式”培训,建立网络辅导课堂。依托远程教育、因特网、党员电教等,根据党员干部群众各自需求,自主选择所需内容进行培训。并定期进行征求意见,随时了解培训质量与效果。同时,每年选派60名有先进实践经验、丰富科技知识的专家、技术骨干等长期深入各乡镇、村组农户进行支农帮教,及时将群众所需的致富信息和实用技术送到他们手中,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
围绕产业建设,设立基地课堂培训。充分发挥县职中、农广校和40多个产业示范基地的作用,随时组织学员到基地接受专家教授的现场指导。几年来,通过产业基地共举办烟草、蚕桑、魔芋、畜牧等技术培训会100多场次,培训党员群众6万人次。举办行业技术比武大赛200多场次,培训技术工人2万人次。
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实行“二档一库”制度。该县把建立完善干部学籍档案作为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与效果的重要环节。每期培训结束后,按照职能分工,相关单位逐人建立干部培训学籍档案,填写干部培训档案卡片,颁发干部教育培训证书,并建立干部培训电子信息库,将干部的培训情况录入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并根据干部管理权限,交干部管理部门备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档一库”制度的实行,既有利于及时掌握干部学习状况和培训需求,又进一步提高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 上一篇:旬阳县建立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07-13 ]
- 下一篇:旬阳成立首批无偿献血应急队伍[ 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