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孤岛医院”的白衣天使

作者:王能锋 发布时间:2010-07-28 09:20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洪水淹没了医院一楼,我当时非常害怕,这时医生、护士进到病房微笑着安抚我们不要恐慌,并送来了方便面和水,医院的照顾太细心了!那时他们就像天使!”蜀河镇的徐宗谋激动的讲述了发生在“7.18”洪水将旬阳县中医院围困后,在该院住院部病房里的一幕。这天徐宗谋的母亲在这里住院,不巧遇上了洪水将医院围困。
    “7.18”洪水将旬阳县中医院整整围困了12个小时,当时医院一楼全部被淹,院内有109名工作人员、258名病人及陪护人员,这个“孤岛医院”在身陷绝境之时,仍然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维持着有序的医疗秩序,109名白衣天使们克服重重困难,保障了医院病人的正常治疗和安全。
    洪水是18日晚11点40分将医院围困,19日12时左右退去,在这漫长的一夜发生了许多鲜为人知感人的故事。


     “舍小家,顾大家”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刘根慈,一名医院普通的电工,洪水来时,快60岁的他始终坚持在医院抢险,自己家里也在洪水淹没区,老伴年龄大,家里东西一人根本搬不动,眼看泡入水中,家里损失超过了万元,他坚守在医院没有回家,他质朴的说,医院这时更需要他。 井代梅,医院的库房管理员,洪水来时,丈夫、儿子都在外地,她请人将家中的老人转移到亲戚朋友家,至始至终没有回家,她知道,这时医院转移库房物资不能没有她,家里的洗衣机、冰箱、衣物、被褥等全部被洪水淹没。医院护工陈月萍,洪水来了不仅自己没回家,并且让丈夫、妹妹也来医院帮忙,一家三口都奋战在医院。还有护理部主任陈先琴家里被淹也是一夜未归,一直坚守在医院。 这样的事例这一夜在“孤岛医院”举不胜数。
     “医院当时成了一个孤岛,四周全是水,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病人的安全!保障病人的治疗!”县中医院副院长姜明告诉笔者。洪水围困后,该院召开紧急会议,安排专人安抚病人情绪,避免病人及家属恐慌,进一步加强值班,提高病房的查房密度,随时观察病人病情及情绪变化,并将医院储存的少量食品和水全部发放给了病人,乃至该县救援人员用冲锋舟勉强送来的食品和水,大部分也发给了病人,许多工作人员至洪水退后才吃上饭、喝上第一口水。洪水将一楼的供氧中心、电梯都淹没了,为了保障危重病人的用氧,一百余斤的氧气瓶医生护士们在楼里搬上搬下,从这个病房挪到那个病房。
    县中医院院长刘华明说:“氧气和药品当时是我们优先抢救的物品,这都是病人治疗的希望”。集中供氧中心让水淹了,就采取分散式供氧,药架坏了就用档案柜代替,医院一直保持着两千多种药品的临床供应。54岁的药剂科副主任樊荣武,长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和严重的椎间盘脱出症,大量的剧烈劳动可能使病情随时发作,但他始终坚持在医院,组织科室职工们搬运、整理药品,他知道,此时保住了药品,就是保住了院内一百余名病人的希望,开始为了防止水淹,将药品搬到六楼,最后又为了方便病人,又将药品搬到二楼,对病人的这份感情使他不知疲倦,忘记了自己身上的病痛。


    “他们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病人们纷纷这样说。
    54岁的妇产科主任李典群明年就要退休,身体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不能过于劳累,但一直坚持在抢险一线,领导和同事们多次要求她回家休息,她才趟着水离开,第二天水退后,她发着高烧,心里仍然放不下手中管的病人,坚持来到医院继续查房给病人治疗。洪水期间,家住桂花乡梁河村三组的五岁男孩儿小山患病住在医院,看病的钱用完了,因水灾家里联系不上,治疗费用无法送到,按平时财务规定就要停药,为了不延误治疗,儿科主任张勤就以个人名义担保继续为小山治疗,并捐给了生活费。人格魅力在这里得到了升华,真情充满着整个医院。
    此次洪灾造成旬阳县中医院2500平方米房屋及三部电梯、中心氧站、透视机、发电机、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线路等毁损,部分已无法修复,直接和间接损失超过500万元。洪水退后,该医院迅速开展恢复重建,刘华明院长说“在紧急修理电梯的同时,我们抬着担架搬运病人做手术,不能因为有困难耽搁了病人的治疗”。期间医院共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子宫全切术、种植牙术等手术5台,各类检查200多人次,静脉输液500余人次,无一例差错。目前医院基本恢复正常运营,急诊、内外科门诊、药剂等科室已全面恢复正常接诊。
“孤岛医院”其实不孤独,就是这群白衣天使,在危难时刻,他们勇往直前、没有退缩,他们无私的温暖了每个患者的心房,真情之花在他们身上绽放,用高尚的人格魅力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责任编辑:屈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