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发挥财政资金“四量拨千斤”的作用,培育工业财源,加快财政转型,多措并举实现超收。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6.26亿元,同比增长47.3%,实现了财政收入高速增长。
做大工业“蛋糕”
培育工业财源是财政增收的基础。今年该县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当年预算项目经费1000万元,支持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创新财政周转金,当年筹措3000万元,向企业提供5批次3330万元周转金垫资服务,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开展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为6家企业提供4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支持。采取即征即返政策,为尧柏水泥厂、大地复肥公司等重点企业减免税费1800余万元。积极协助旬阳烟厂全力争取加快30万大箱技改步伐,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销计划,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财源。
咬住“大小税源”
财税干部深入一线,集中力量开展“双过半”“大会战”,紧紧咬住“大小税源”不放松,大力清缴欠税。加强重点企业监控管理,加大清理税收“死角”力度,扫除税收“盲区”。建立了非税征收信息网络,提高征缴效率,实现了应收尽收。建立年度财税任务绩效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充分调动干部抓收入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肩上扛重担”。为了提高税费收入质量,财政与国、地税部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通报收入进度,预测收入形势,查找薄弱环节,破解征管难题,始终牢牢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有效增加了财政收入。
科学精细管理
财政部门把好资金安排关,挤干预算编制“水分”,提高预算透明度,防止公务费超范围、超标准,足额落实“八大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配套资金,保证预算有效执行。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提高直接支付的比重。不断规范采购行为,建立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全面实施政府集中采购评审报告制及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制,提高政府采购效益。启动财政投资评审工作,防范债务风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提高财政运行效率,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
- 上一篇:旬阳创卫城区呈现“七亮”景象[ 07-19 ]
- 下一篇:旬阳举行2011年中小学校长专业知识测试[ 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