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农业局为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破解农民增收缓慢难题。2009年下半年,率先在吕河镇周家阳坡、白柳镇十里洼两村启动创建“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村”。通过深入调研,科学分析,准确定位,确定项目,找准创建突破口;采取捆绑项目,推行先进模式和工作机制,农技人员倾力帮扶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保障创建目标实现。短短一年多时间,两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富有地域特色的创建支撑产业正蓬勃兴起,“畜、沼、园”循环经济已孕育生根,农民人均纯收入呈现跳跃式发展,村域经济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经济要发展,规划是前提。为找准村域经济发展路子,2009年初,该局组织相关技术专家,由局长亲自带队,深入创建村组,开展广泛深入调研。通过科学分析,严密论证,形成了村域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报告;并与镇、村、组达成发展共识,制订了“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村创建实施方案”,明晰发展主导产业,明确目标任务、包抓责任单位、包抓人员、实施进度、捆绑项目。周家阳坡村兼有丘陵、川道地貌特征,水资源丰富,很适合发展立体农业、和设施农业,县局就将 “烟、菜、猪、劳务”四大产业做为该村发展创建突破产业,沿平定河两岸规划设施蔬菜600亩,水生蔬菜400亩;山上种植烤烟1000亩;门前圈厕沼配套,发展养猪340户,年出栏两万头;十里洼是典型山地村,确立以“生猪、烟草、魔芋”为主导产业,规划发展发展百头以上养殖大户10户,循环经济示范户100户,生猪年出栏6000头,实现畜牧业收入218万元,发展烟草1000亩,魔芋种植300亩。通过规划引领,突出循环生态农业,助推万元村创建。
捆绑项目,加大投入。资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该局将生猪养殖、设施蔬菜、沼气工程、农民培训、农机补贴等项目有机整合,捆绑实施,集中资金,扶持重点环节部位。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来资金注入。周家阳坡村整合设施蔬菜项目资金84万元,循环户建设35万元,生猪养殖项目资金45万元,累计投入达170多万元,并招商引资,吸纳养殖、蔬菜业主投资达500多万元;十里洼先后配套生猪养殖项目资金60万元,循环户建设30万元,种芋良繁15万元,新农机具12万元,累计投资130多万元。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发展资金不足难题,撬动了民间资本,推动了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转变发展方式,走循环经济之路。 “畜、沼、园”循环经济模式是创建的核心,也是实现无公害生产的先决条件。该模式就是以沼气为纽带,综合循环利用农村能源,实现多点增收。具体就是推行“121”和 “八个一”模式,实现“圈、沼、厕、厨、园”五位一体。一年多来,循环经济模式在这两村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广,循环农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里洼村已建成千头养殖大户2户,百头以上大户12户,“五位一体”家庭适度养殖大户120户,年出栏生猪5600头,发展烟草910亩,优质粮油960亩,魔芋种植110亩,初步形成“猪、沼、园(烟、魔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周家阳坡村依托县境内最大种猪扩繁场—军汇牧业,带动发展生猪养殖260户,年出栏生猪1.2万头,建设循环户210户,建成全县第一个设施蔬菜园区—“平定河流域高效设施蔬菜园区”,规模达531亩,建成十里荷塘(莲藕)215亩,发展烟草980亩,走出了“猪、沼、菜(烟)”循环经济之路。
- 上一篇:旬阳县委统战部在部机关开展“人人一方绿、户均十盆花”活动[ 07-26 ]
- 下一篇:旬阳国土局多措并举抓好“八一”期间维稳工作[ 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