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中,旬阳县公安局党委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理念,以“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服务、执法和管理三个重点,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形成长效机制,心思始终围着百姓转,行风建设更给力。
抓政风行风建设,促进公安工作
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进行涉案财物专项整治和纪律作风大整顿,始终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理念体现和贯穿于行风建设的始终。签订了《纠风工作责任书》,把政风行风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具体分解,落实到各业务部门及相关岗位上,纳入绩效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局党委坚持周一例会制度和蹲点包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在各所队室设立了兼职纪检监督员,定期收集上报政风行风建设情况。同时,不怕亮丑,不怕揭短,严查民警违法违纪案件。今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5件,查结15件,警示训诫5人,通报批评3人。
狠抓“1+9”制度体系,提升队伍规范化建设水平
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形式,“网、箱、室、台”并用,打造“网络政工”。开通旬阳政工信息网,在公安网页设局长信箱,在政工信息网设“民警心声”栏目,借助互联网,建立民警“心连心聊天室”。同时,借助OA办公系统日志平台,随时掌握基层所队民警思想状况,及时分析研判,实现了民警思想动态管理,引导及时。同时,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教学形式,增强学习效果,做到“学、思、习、行”并重,全面提升全警的学习力和创造力,激发民警创先争优积极性。狠抓从优待警工作,由政府发文,明确财政、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民政等部门职责,畅通民警伤病救治绿色通道;设立困难民警帮困基金,增强帮扶力度;为全体民警、协警共计600余人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投保率达100%;坚持“六必谈”和“四必访”,半年来,先后探访民警及家属56人次,大大凝聚了警心。今年以来,8个集体和21名民警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奖励,12名民警立功嘉奖。
创新警务模式,顺民意赢民心
围绕服务质量,摸清群众的所想所需,不断创新举措顺民意。在摸透民情的基础上,全局25个窗口单位安装了服务自动评价系统。群众在办理业务时,通过评价器对民警进行现场评价。各派出所充分借助互联网,开通“网上警务室”22个,延伸服务触角,让广大群众享受身边的服务。蜀河所利用在网站上公布了办事流程、民警的联系方式和QQ号,方便群众联系。先后成功为长期在外经商、务工人员办理二代身份证100余张,回答群众问题300余人次,深受广大网民的欢迎。
围绕执法,找准工作的薄弱环节,不断整改提高得民心。推行“1+3回访”新机制。“1+3回访”就是将一个案件办理过程通过接警、办案和社会效果三个环节的回访,交评判权于群众。县局规定,办案民警要主动回访案件当害人、事故受害人和来信来访未结案人,解答群众疑问。发案1个月内未破或未办结的,必须对受害人进行回访,通报案件进展情况,消除事主顾虑。刑侦部门通过回访,积极回应群众的心声,将破获侵财案件的标准定位为财产追回环节,强化侦破和追赃力度。7月28日,在县城祝尔慷广场举行涉案财物集中发还仪式,现场发还群众现金6.3万元,机动车11辆,受到广泛赞誉。
围绕管理工作,抓住关注的热点问题,融管理于服务之中,警民更加心贴心。为了护航县域经济发展,县局与工商、税务和食品卫生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确定部门联络员,实行信息共享和预警研判制度,形成打击经济犯罪合力。在服务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中,积极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一站式”网上办公,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先后迁转户口1.1万人。为了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在派出所、交警中队设立标准化调解室25个,规范门牌、座牌和工作制度,聘请专兼职矛盾纠纷调解员638名,由司法部门培训后上岗工作。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实行矛盾纠纷三级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建立起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90起。
实施“五小工程”,促进社会和谐
在日常警务工作中,足本职岗位,重视小案件、小纠纷、小隐患、小困难、小温暖,善作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促进社会大和谐。
侦破“小案件”。全局民警将侦破“小案件”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集中力量组织开展社会治安集中整治行动,以破“小”案带动破大案、要案。今年以来先后侦破“小案件”96起;化解“小纠纷”。全局以“大走访”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进厂矿企业、进单位校园、进村组社区、进行业场所的“四进”活动,积极化解影响群众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小矛盾、小纠纷。为了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正常施工,各派出所以防止群体性械斗、防止上访事件、防止民转刑案件的“三个防止”为目标,先后调解各类纠纷130起;排除“小隐患”。全局上下牢固树立“小隐患不除,大案件难绝”的理念,警务室民警每天做到“四个检查”,即检查内部单位值班情况、检查旅馆的住宿登记情况、检查网吧等复杂场所的安全防范情况、检查小区的安全设施情况,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类案件、事故的发生机率,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小困难”。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理制、违诺查究制,尽可能的减少环节、简化手续。户口实行“一站式”网上迁移,“五类车”带牌销售和上门检验。仅在“两个实有”工作中,民警入户发放二代证2000余张,为群众节省交通费用1万余元;奉献“小温暖”。全面落实“和谐警民关系十条措施”和“便民利民45条举措”,大力开展警民相约警务室活动,增进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坚持以民为本,全方位优化服务、执法和管理工作,公安工作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今年,先后收到群众送锦旗、感谢信39面(封)。在全市公安系统上半年目标考评中,名列第二名。
- 上一篇:旬阳县妇联积极贯彻落实县领导干部会议精神[ 08-17 ]
- 下一篇:旬阳县民政局学习调研结硕果[ 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