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旬阳信访突出“六着”保“三无”

作者:赵敏绪 任茂海 发布时间:2011-08-24 10:2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近年来,旬阳县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牢固树立“事要解决”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夯实信访工作责任措施,以创建“三无”县为抓手,扎实推进“五无”镇、部门创建活动,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突破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于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成功创建为省级信访“三无”县。
    一、从发展大局上着眼,不断加大信访工作力度。信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是推动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县委、县政府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担负起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认真履行职责,分析研判工作形势,查找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工作。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带头包抓重点信访案件的处理,亲自上手解决重点难点信访问题。各级班子成员切实抓好各分管领域的信访问题,着力构建起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分管领导全力主抓,班子成员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从增强主动上着手,切实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每月定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建立了排查调处工作台帐,把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群众生产生活以及涉法涉诉等苗头性问题作为排查的重点,确保排查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盲点。对排查出的矛盾和问题,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到人,限期化解到位,切实消化在萌芽状态。
    三、从维护权益上着想,因案施策化解重大疑难信访案件。高度重视重大疑难信访案件调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全力进行化解。认真落实信访案件化解“五个一”工作机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尽最大限度地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坚持“依法、按政策、积极、稳妥”的原则,对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积极,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确保“钉子案”、“骨头案”不断减少。
    四、从拓宽渠道上着力,进一步深化领导“四访”活动。坚持把接访、下访、约访、回访作为“规定动作”,严防走过场和搞形式主义。各级领导定期主动深入基层,到困难多、矛盾突出的地方去,认真了解民情,倾听民意,解决民难,化解民怨。对社会难点、焦点问题,发现一起,调处一起,办结一起,严防矛盾叠加和激化。
    五、从协调处理督办上着实,确保信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一是夯实信访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基层信访队伍作用,督促其尽心尽力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二是落实督查责任。推行信访工作分片包抓责任制,由三名科级领导负责,分片包抓22个镇及县直部门的信访工作,追踪督办信访事项,协助解决突出问题,着力从源头上减少重信重访和越级访。三是切实抓好稳控工作。时刻关注可能发生越级上访的重点人,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按照解决问题、思想疏导、长期稳控的原则,严格落实“五包”责任,坚决把人员稳控在当地,确保不发生进京非访和到市赴省集体访。
    六、从创新工作机制上着落,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同意,下发执行《旬阳县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原则、对象、形式、程序和权限,对推动全县信访工作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县公安局、县信访局制订印发了《处置信访活动中缠访闹访及违法犯罪行为规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缠访闹访及违法犯罪行为,并在县内公开曝光,不断净化工作环境,规范信访秩序,从而引导群众依法、逐级、有序、理性信访。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