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时政动态> 正文详情

旬阳四措并举铸造名师团队

作者:杨春 发布时间:2012-07-03 11:47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旬阳县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作为教育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以县为主,部门配合,均衡协调,专业成长”的综合化管理思路,夯实“阳光选人、制度管人、因才用人、感情留人”四项举措,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实现了教育系统优秀人才能选得来、管得细、用得好,留得住。
    阳光选人,确保优秀人才选得进
    为了让优秀人才能选得进教师行列,并成为教育工作的专家和管理方面的行家。在人才选拔上,该县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从校长和教师两个层面上着力,严格工作流程,严把入口关。按照“凡进必考,择优录用”的原则,建立了新教师招聘补充机制,每年根据缺编实际制定招聘计划,成立教师招聘工作领导小组,教育、人事、监察、财政各相关部密切协作,严格把好简章发布、报名审查、考试考查、体检录用各个环节,确保结果公开、公平、公正。在校长的选拔和任用方面,制定了《旬阳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旬阳县校长管理意见》,规定了校长选拔任用的基本条件,规范了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研究、集体票决、公示督督五个流程,从而让政治可靠、品行端正、业务过硬、管理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后备人才选拔到校长岗位上。 2002年至今,先后有1000余名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和600余名优秀教师走上各自理想的岗位,为旬阳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制度管人,确保常规管理夯得实
    从2004年开始先后制定了《旬阳县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规划》等20余个配套政策文件,形成一套形之有效的系统化的办法和制度,对旬阳教育事业的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同时,该县非常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常规管理,畅通民主管理渠道,着力加强学校民主建设,充分发挥教师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激发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在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上,健全了“教坛新秀→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教师培育、选拔、考核梯队,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专业成长档案,制定专业成长计划,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坚持校长负责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定期交流制和年度绩效考核制,把竞争机制引入校长管理,使每一位校长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按规矩办事,不违规办事,基本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的良好格局。
    因才用人,确保各类人才用得活
    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战略,优化师资配置,制定了《旬阳县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对口支教工作管理的通知》和《旬阳县教育局中小学校教师交流服务期制度》,所有城区学校和省市级示范、标准化学校均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长期开展帮扶活动,建立城乡教师交流、轮教、支教、示教、送教制度,组织城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巡回农村学校教学示范,搭建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乡镇校与校,根据学校编制实际,科学调配教师。在学校内部,根据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通过转岗、培训、进修等方法,缓解教师学科结构性矛盾,充分利用因生源减少、布局调整形成富余人员,设置心理咨询辅导员、生活指导教师、安全保卫员等公益性岗位,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各展其能、人尽其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感情留人,确保扎根山区留得住
    为激励骨干教师扎根农村边远学校,县政府设立政府最高奖项——园丁奖,每两年奖励20名,奖金达5000元,县委书记、县长同时在奖牌上签名。在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中,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细化考核目标,着力构建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机制,积极向国省市举荐优秀教师,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活力,学校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党政工团齐心协力为师生做好服务。多年来,全县有1000余名教师和校长受到省级以上的表彰奖励,其中市级以上骨干校长15人,省市级以上骨干教师 278人,省市县级教学能手498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人,特级教师 5人。一支学习型、创新型、专家型、实干型的校长队伍和师德高尚、严谨笃学、开拓创新、关爱学生、充满激情的教师队伍正在茁壮成长,推动着旬阳教育事业阔步向前。

【责任编辑:魏代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