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旬阳信合:信贷柜台“搬”到田间地头

作者:王全洲 夏锡武 发布时间:2012-09-21 09:17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旬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依托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强烟畜、扩芋菜、优姜桑、兴林果、稳粮油”做优现代农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在支持好传统农业的同时,重点加大对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改变过去“坐门等客”的服务方式,通过镇、村两级组织大力支持,把柜台“搬”到田间地头,走乡串村,现场办公,把贷款送到一大批种植户、养殖户手中,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种植烤烟是旬阳县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经济结构调整而采取的一个大动作,涉及面广,资金需求较为分散。为此,旬阳信合通过对乡镇逐一考察论证,逐镇、逐村、逐户集中放贷形式,合理调剂资金,将贷款及时发放到烤烟种植户手中。去年累计为旬阳复烤公司及烤烟种植户发放贷款1亿余元,实施地膜覆盖优质烤烟生产,使全县优质烤烟面积达到8200亩,实现年产值1840余万元,平均亩产值达3100多元,每亩比种粮多收入1650元。旬阳信合在支持传统产业的同时,倾力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把有限的信贷规模积极向发展设施农业倾斜,累积投放贷款3.1亿余元,建成了双河庙坪花门楼、吕河平定河、小河龙王滩3个大规模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建成了城关、甘溪、麻坪、神河、蜀河、仙河6个示范基地和12个无公害蔬菜重点村,全县新发展大棚设施蔬菜3085亩,初创经济效益达4亿余元,仅此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400多元。
    近年来,随着旬阳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为满足广大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旬阳联社还积极创新贷款业务新品种,不断扩大信贷支持覆盖面,与县团委联合推出了“青春创业工程”,对于懂技术、会管理具有强烈发展欲望的有志青年,优先评定为文明信用户或“黄金客户”,以鼓励他们自主就业,创业之路。全国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女状元,陕西省“三八”绿色奖章获得者,旬阳县金寨镇畜牧养殖科技示范园负责人,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吉兴兰,是一名农广校毕业的农村青年,自2004年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后,信合领导派出信贷工作人员先后5次上门考察服务,为其解决贴息贷款150余万元。截至目前建起了50座高标准蔬菜温室大棚,大力发展黑葡萄、莲藉等优质绿色果蔬种植项目,并建起了年存栏量9700余头的养猪场,实行种养结合,综合利用,不仅自身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提高,而且带动了该镇现代循环农业的发展,被市、县树立为畜牧养殖示范基地,成为远近闻名、名副其实的“致富女状元”。旬阳信合还与县妇联开展“巾帼致富工程”活动,对信誉良好但缺少资金启动的农村妇女进行大力支持,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了其辐射和带动能力,彰显“半边天”的威力,还妇女尊严。
    在为广大农村送去资金的同时,旬阳信合还积极开展为农民送科技、送信息、送技术活动,实现信贷支农和智力支农的最佳结合。一批批信贷员走千家、进万户,成了闻名乡里的“土专家、田博士”。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