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旬阳县公安局新一届党委班子紧随民意,大力改进治安行政管理,创新推出“保姆式服务”举措,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服务民生、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效能,社会管理创新之路越走越宽,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一、带着问题走访,打开警民“隔心墙”
2011年9月,县局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之初,一年一度的政风行风评议刚好结束,评议结果是县局综合排名位次靠后。然而,在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两率一度”抽样调查中,旬阳社会治安满意率高达96.63%,群众安全感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这一降一升成为局党委新班子急需解开的谜团。
为了找准问题症结,局班子全体成员深入基层展开调研。前后两个月的时间,局党委书记、局长亲自走访了全县22个镇、50家企事业单位、200余名群众。同时,深入全局18个派出所,逐一进行调研座谈。通过广泛深入的走访,群众反映办事难、办证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新生儿上户口需要提供相关证件资料七、八种之多,群众有时花上好几天的时间也不一定能办成;办理审批手续难,签字过多,一个环节没到位就办不了。几元钱的证件成本,往往要花费三五百元的交通费和功夫钱;群众零散使用民爆物品难,全县只有一家爆破服务公司,群众建房爆破作业,一炮不到10元的成本,群众包工包费要花200-500元。
局党委班子反复研究并达成共识。公安工作异常辛苦,常常流血流汗,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却得不到群众的理解,问题就出在为民服务的“细节”上。全县公安队伍不缺破案攻坚的战斗力,缺的是一种理念,少的是服务的“细节”和“小事”,失的是过多的民意民心。大力改进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增强为民服务的亲和力,是摆在新一届党委班子面前的首要任务。
二、改进治安行政管理,以民为本“真放权”
经县局党委反复研究,2011年11月23日,制定出台了《旬阳县公安局关于改进治安行政管理的通知》(旬公发[2011]105号文件),权力下放,取消层层审批,简化办事程序,实行“合署办公”,化解群众办事难题。由矿山企业爆破员提供上门服务,化解群众零散使用民爆物品难题。同时,取消新生儿上户前置条件,改进交通管理工作,创新推出“保姆式”服务举措,全面提高办事效率。通过六条便民服务硬措施,让贴心周到的服务伴随公安工作全过程。
设立服务大厅是县局提高便民服务效能的亮点工作之一。依据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精神,按照“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要求,依法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流程,提高效能,实行一个部门一个窗口对外”的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投资100余万元,在县城主街道的城关派出所一楼设立县公安局服务大厅,2011年12月26日正式挂牌办公。
县局服务大厅使用面积为200平方米,设置有车管、户政、民爆、外事、消防和城关派出所户籍室等窗口,实行窗口单位“合署办公”。同时,设立了查询触摸屏、LED显示屏,方便群众办事查询。群众需要在公安机关办理的护照、民爆、消防、车管、户口等事项,只需在大厅提交即可,审批、签字等后续工作一律由大厅民警完成,立即办理。全面推行“事不过二”制度,群众办事第二次不能办结的,第三次由受理民警上门办理,坚决杜绝“冷、硬、横、推”等问题发生。
三、“一站式”办理,便捷服务“真办事”
一是规范和优化户政服务。新生儿上户由民警核实即可,取消一切前置条件,有效解决了大量因计划生育或户口遗漏儿童的落户问题。据统计,服务大厅成立以来,共为新生儿上户1356人,为儿童补录户口121人;另一方面为老年人补录户口开辟绿色通道,让老年人及时享受到惠民政策的优待。截至目前,服务大厅为老年人补录户口340人。在办理身份证工作中,共为群众办证2.9万份。
二是出入境办证便捷群众。服务大厅以民意为导向,加强“双报备”,取消派出所签批程序;同时推出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并以启用新版电子护照为契机,提供照相、快递、POS收费等社会化服务,让群众走进大厅就能办结一切手续。据统计,今年以来共录入报备人员信息870条,为群众办理护照和通行证1689份。
三是取消民爆服务层层审批程序。民爆服务采取一站式审批,取消了原来的五六个中间环节,优化服务质量。据统计,今年服务大厅审验、新办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10个,办理电子两证418份。建立民爆台帐43家,录入人员信息185条。先后组织全县涉爆从业人员培训230人次,组织参加市局举办爆破员培训130人次。同时,全力改善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方式,真正服务于群众生产生活。县局根据全县22个镇地理分布情况,把现有的30家矿山企业划分为若干个服务片区,由企业爆破员负责片区零散少量使用爆炸物品服务。群众使用时只需向当地派出所申请,由责任民警审核后,联系指定的矿山企业上门服务,矿山企业收取材料成本费。今年5月11日,城关镇鸭沟村两委班子代表800余名村民向局党委送来了感谢信和镜匾,饱含深情的写下了“105号文件精神好,800名百姓受益深”,并将修通的村级公路命名为“105号路”。据统计,全局先后为通村公路、移民搬迁、群众开挖桩基地上门服务320次。收到群众送锦旗、镜匾19面(个),感谢信12封。
四是车辆管理服务降低办证成本。摩托车驾驶证实行社会化考试。今年以来,服务大厅共为3651辆五类车辆办理上户手续,并取消了拓号照相收费。同时,推行车辆上户限期补交车辆购置税,让群众避免了来回奔波。为1491人办理了五类车辆驾驶证,受理补证、换证、增驾、注销业务2645余人次。摩托车驾驶证实行社会化考试,取消了驾校培训和约考制度,先后为146人提供了摩托车驾驶证社会化考试。在方便群众办理证照的同时,为有效破解城区群众停车难的问题,县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开放城区临街机关、单位和社区场院,解决老百姓停车难的设想。此想法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决定为每个开放场院单位解决一个公益岗,专门从事停放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先后开放临街场院35个,新增停车位800余个,有效缓解了群众停车难题。
四、严格教育管理,提升素质“真为民”
首先,严格队伍教育管理,切实做到为民办事。强化民警法律法规学习,严肃纪律规范,突出廉政教育,打牢为民服务思想基础。同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县局服务大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到美华酒店、国税局受理大厅实地观摩学习,并到美华酒店跟班学习服务礼仪,增强民警的服务理念。为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操作水平,先后选派民警参加省市专业培训7人次,有效提高了民警的业务素质。其次,以目标责任考核为抓手,激发队伍整体活力。县局服务大厅制定了民警岗位目标考核办法,严格实行月考和讲评制度,每月评选“服务标兵”,以制度化管理提升队伍整体效能。同时,牵头做好对派出所服务工作的量化月考核,极大地促进了全局服务质量的提高。
其次,以民意为导向,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服务大厅安装了服务评价系统,窗口民警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群众通过评价器对民警进行现场评价,评价结果纳入民警的月考核内容。县局政工监督部门则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民警的服务工作实行全程监控,有效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以“作风转变年”活动和“三问三解”活动为抓手,做到民警岗位、职责、联系电话、照片上墙,公开了监督投诉电话、设置了投诉台,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并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电话回访、召开座谈会等不同形式征询群众意见和建议。先后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电话回访500余人,召开座谈会3场次,征询群众意见和建议26条。针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服务大厅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
三是深化文明窗口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市级“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活动。县局服务大厅现有工作人员11名,其中10名为女民警,大厅便以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为契机,规范工作程序和办事效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坚持文明办公,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公开服务承诺、公开办事程序,并在服务大厅设立一体查询机、饮水机、等候区,设立咨询服务台,安排专人为办事群众提供引导服务。全方位实行“阳光作业”,使得工作更加规范,办事更透明,服务效率更高。
五、真抓实干显成效,便民利民“赢民心”
今年以来,县局以服务大厅为主的各窗口单位为群众办证或上门服务10万人次,节省群众各项费用几亿元。通过不懈的努力,县局改进治安行政管理,提升便民服务效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工作经验先后被《人民公安报》、《陕西日报》、省纪委《秦风网》、《安康日报》等媒体报道,树立了旬阳公安的窗口服务新形象。为了进一步了解群众的反响,7月中旬,县局以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和对公安队伍满意度测评为重点,集中一个周时间,采取110电话抽查与走镇入社区现场测评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开展测评工作。先后抽查固定和移动电话1200部,深入22个镇发放测评表1500份。从测评结果来看,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为97.71%,对公安队伍满意度为92.63%。
- 上一篇:信访局强力推进政风行风建设[ 09-21 ]
- 下一篇:旬阳县工商局“双节”市场检查撑起安全消费保障伞[ 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