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旬阳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呈现七大亮点

作者:曹小丽 发布时间:2012-10-26 15:46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日前,安康市国土资源局检查组对旬阳县2012年度拟取消和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及本年度地灾防治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组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座谈等方式了解工作情况,检查组认为,旬阳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呈现七大亮点。
     一、 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责任明确。县上成立防滑指挥部、镇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行政首长负总责,年初在全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上,主管县长与各镇长签定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各镇年度考核,要求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四有”:有领导包抓、有责任人、有监测人员、有预案公示,确保群测群防责任落到实处。
    二、 汛前排查仔细,完善预案公示。汛前抽调工作组对全县22个镇进行隐患排查,一是逐隐患点落实镇、村包抓领导和监测人,落实包抓人《责任明白卡》和《迁安明白卡》,对上年度汛期抽查时通讯不畅通、经常外出的监测人要求重新确定,确保信息畅通,监测到位;二是受安全隐患群众已全部搬迁、对不威胁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的隐患点予以核实取销。三是指导各镇做好本辖区《年度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案》。要求在每个隐患点的醒目处放大公示预案,让受威胁群众明白自己居住地受到那个类型地灾威胁、明白报警信号、撤离路线、避险地点,确保险情和灾害发生时,能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保证现场有干部组织抢险救灾,受威胁群众按应急预案安全撤离。四是同时完善“镇村为主、预警到户、村自为战”工作机制。
    三、汛期预警及时,加强督促指导。进入汛期,针对全县降雨过程、降雨强度及成灾可能性,及时下发紧急通知督促指导各镇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要求各镇要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网络机制的作用,对年初纳入预案的隐患点,特别是汛期排查发现的新隐患点要进一步夯实领导包点、干部蹲点、责任到人等监测责任,重大隐患点要增加监测人员,加密监测次数,发现险情及时报告,果断启动应急预案,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切实做好防范工作。同时通过“企信通”短信平台,汛期向各镇主管领导、各隐患点监测人员和防滑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适时发布预警短信4次1560条。
    四、建立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旬阳县国土局根据辖区地质灾害现状编制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订了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核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灾险情速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严格管理制度,规范业务程序。
    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普及地灾防治知识。 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以 “4.22”地球日、“6.25”土地日、 “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活动为载体,对地质灾害的防治、监测、巡查、速报等知识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培训,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掌握了地质灾害发生前兆、监测方法、报警方式、避让路线等防灾基本知识,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严格执行评估制度,严把移民搬迁安置选址关。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县政府关于《旬阳县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县城规划区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通知》,凡在县城规划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所有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前置审核制度。紧紧围绕全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大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严格把好搬迁安置建房选址关。做到了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前置审核程序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确保项目选址安全和全县移民安置工作稳步有序推进。今年以来,建设项目已做危险性评估18宗,规划区内村民建房前置审核25宗。
    七、坚持因地制宜,实施综合防治。旬阳县国土局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日常工作的同时,及时把威胁人口多、治理社会效益好的地灾点积极立项申报,加大地灾治理力度。仅2012年度实施的国家补助治理项目2个,省级补助应急治理项目2个。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