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旬阳县防震减灾工作呈现“五大“亮点

作者:袁瑞霭 发布时间:2012-12-28 16:57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2年,旬阳县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努力健全地震“3+1”体系,使全县防震减灾工作成效显著。
    亮点一、监测预报从无到有。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落户旬阳,相继建成公馆测震台、旬阳中学强震台、桂花秦家塔地质断裂带水准观测场,并纳入全省地震监测网络,填补了该县无数字化监测台空白。加强地震监测台网运行管理,坚持定期深入台站,配合省地震局做好故障排查和日常管护工作,保障台网运行良好。
    亮点二、抗震设防依法监管。根据新修订的《陕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的相关规定,认真落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管理制度。县政府曾下发过《关于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县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在工程项目选址报批或工程设计前,将拟建工程采用的抗震设防情况报县地震主管部门备案审查。2012年,完成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55件,备案率位于全市前列。
    亮点三、民居示范全面开展。农村是防震减灾最薄弱的地区,结合移民搬迁、集镇开发、灾后重建,实施农村民居安全示范工程。各镇都能落实一名分管领导,一名包抓责任人,一幅标示牌,建成一处地震安全示范小区,全县共建示范小区22个,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镇年度目标考核体系。通过以点带面,引导广大村民在建房时合理选址、科学设防,逐步提高全县农村民居防御地震灾害能力。
    亮点四、应急体系初步健全。一是以《安康市地震应急预案》为蓝本,按照规范、实用、可操作性原则,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旬阳县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二是在省市地震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县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已列入省局项目盘子。场所规划在旬阳中学校内,占地面积14000m2,有效面积 8000 m2,可容纳4000人应急避险。目前,避难场所的项目可研报告、工程预算等前期工作已完成,明年将全面转入勘察设计和基建施工阶段。
    亮点五、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认真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初步形成了县委宣传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机制。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站、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以“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全国防震减灾日” 防震减灾“六进”活动为平台,大力普及地震科普知识,累计发放《地震科普知识》、《陕西省防震减灾条例》、《农民建房莫忘防震》、《抗震设防备案明白卡》等知识读本和彩页近万份,举办讲座9场次,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