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岁首,旬阳县畜牧养殖再添喜讯:全年生猪出栏106.8万头,存栏58.1万头,仅此一项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68元。
元月10日,在城关镇永治生猪养殖场,总经理刘永厚给我们算了一笔细账:全年出栏种猪1000头,均价2200元/头,收入200多万;出栏仔猪5000头,均价520元/头,收入250多万;出栏育肥猪2000头,均价16元/公斤,收入350多万,总计实现销售收入800多万元,扣除饲料费、人工费、消毒、防疫等支出外,净利润在60万元以上。
据旬阳县农业局统计显示,2012年全县新建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场25个,其中万头场4个,累计建成年出栏百头以上生猪养殖户4280户,畜牧产值达到16.8亿元。
面对全国生猪市场“寒流”考验,旬阳县生猪养殖不降反增,县农业局副局长沈兴政一语道破,得益于发展方式的转变。
畜禽良种化、生产规范化、养殖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标准化的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提升了产业化程度。
抬高市场准入门槛,重点扶持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变过去抓千家万户为现在抓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等市场经营主体,通过“抓大放小”,实现资源整合和品牌净化,增强了旬阳生猪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用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用现代农业理念指导生产,畜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张海波、袁修龙、郭呈、吴锋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商场成功人士纷纷转向畜牧产业,大量民间资本进入畜牧领域,撬动整个产业良性发展。
金寨镇郭家湾村组建了以养殖大户明平和为理事长的畜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向周围农户提供猪崽和技术指导,出栏后再以市场价回收过来,然后统一组织销售。2012年,合作社向社员提供优质仔猪8000头,组织销售商品猪2.5万头,社员人均增收3000元。目前,该合作社已拥有社员236人,还建成1380平方米的办公培训大楼一栋。
依托养殖大户的资金、市场、技术优势,旬阳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广大农户养殖上水平,有效破解扶持大户与培育小户的难题,目前,全县建有畜牧专业合作社34个,带动家庭养殖农户3万户以上。
- 上一篇:旬阳县召开天保暨森林防火工作会[ 01-17 ]
- 下一篇:旬阳县交通发展驶上高速路[ 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