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没想到我们的养老问题解决了!”“县里又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了!”……;你看:新增就业3215人,发放小额信贷1.83亿,培育创业典型1300余人,带动就业6500余人......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叹,一张张洋溢幸福的笑脸,一组组灵动鲜活的数字,印证的是旬阳县对社会保障事业高度重视的正确决策,折射出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者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心血,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旬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更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成果。
1组考核指标全线飘红,串串数字硕果累累
2012年度,旬阳县人社局各项人社工作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215人,完成下达任务的140%,其中新增毕业生就业559人,完成下达530名任务的106 %;再就业安置562人,完成下达任务的108%;“4050”人员安置291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6%,低于控制指标0.64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达12.4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4亿元,劳务纯收入达7.2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939笔18297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03.3%;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300人;输出前培训1.41万人,再就业培训450人;创业培训2820人,完成下达任务881%;组织毕业生进入见习112名,完成下达102%;审核上报专技人员的职称302人,工人升等级考试268人,工人技术等级聘任22人,办理各类职称证书162人;完成公务员网络培训教育1000人;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3692人,占任务的769%;职工养老保险企业在职参保14095人,占任务的12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参保263170人,参保率达99%;享受待遇人员达53170人,发放养老金4755.22万元,待遇发放率达100%;全年失业保险参保11575人,征缴基金199.57万元;城镇医疗保险职工参保24300人,城镇居民参保29736人,基金征缴4141.5万元,城镇基本参保率达96.5%;工伤保险参保15500人;生育保险参保9200人;劳动监察年检184户,完成下达任务的263%,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7%;仲裁案件时效期内结案率达98%以上,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率在30%以下;全县农民进城落户工作完成4856户17241人,占下达任务的131%。
2项民生工程建成使用,人民群众赞誉声声
人力资源市场的投入使用。被省政府确定为2008年“八大民生”工程之一的县级Ⅰ类人力资源市场——旬阳县人力资源市场,于2011年10月18日建成投入使用的县人力资源市场,可满足1000人以上求职、30多家用人单位开展现场招聘会,已成功举办招聘会10余场次。同时,县人社局机关、县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县社保经办中心、县城乡养老经办中心、县城乡创业就业局、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县进城办等人社系统单位同时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办公。
高效便捷的一厅式办公方便于民。配置办公设备,安装LED显示屏,设置4台触摸式政务查询系统、6台自助政务信息查询机,办事流程、用工信息、政策法规等各类惠民信息随时滚动播放。设立服务台,设置政务公开栏,用人单位招聘区,群众办事休息区,采取集中窗口服务,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真正打造出“为民、便民、利民”的全新公共服务平台。
3项基层基础建设“投产”,继往开来前景灿灿
2月15日县人才劳务派遣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为更好发挥县人社部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供需见面和职业介绍的平台及窗口服务作用。常年开展人才劳务派遣、职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职业介绍、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档案托管等业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全县村(社区)级劳动保障工作站建成使用。建成318个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配备了954名劳动障工作站协办员,解决经费47.7万元。建立起县、镇、村三级经办网络,主要协助上级人社部门落实创业、就业、维权、养老、医疗保险的经办管理及相关服务工作等业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又一就近就便办事的窗口。
人力资源网站信息平台的高效使用。在旬阳人力资源网上开设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服务流程、招聘求职信息、就业创业等栏目,便于高校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充分发挥就业导航的作用。目前,网站总流量达到1361296人次,日最高点击率达4000余次,有80余家企业在网上通过审核发布招聘信息,促成就业136余人。
4项服务举措掷地有声,便企便民受众多多
职工医疗保险实行网上直接结算。从 2012 年1月起,职工医疗费用实行IC卡网上直接结算,外出就诊实行银行卡结算,极大方便就医人员。
建立了劳动人事调解中心和调解委员会。在22个镇建立了劳动人事调解中心,在尧柏水泥、中科纳米等大中型企业建立劳动保障调解委员会2个。为企业和劳动者就近就便解决劳动纠纷创造了条件,为维权促稳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组织招聘活动提供双向服务。举办了3场有一定规模的人才劳务洽谈会,吸引用工单位百余家,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企业事业单位招引各类人才1200余人,为引进县经济发展所需各类人才,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强化制度建设提高行政效率。编发了《机关工作人员手册》、完善了16项管理制度,对内作为“业务指导”,对外作为“服务指南”,规范工作流程,加强督查问责,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事、管权、管人。同时编印《外出务工维权知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汇编》等资料20000份免费帮助各类就业人员充分了解现阶段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尽快实现就业。
5项为民新政顺利出台,造福百姓其乐融融
推行公开招考。今年在编制极其紧缺的情况下,积极向市人社局争取,又拿出206个名额面向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公开招考,其中为县生态工业园区招聘2名硕士研究生。
全面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严格按照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进行岗位等级申报、认定及聘用工作,全面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改变以往“一聘定终身”现象。
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将高校毕业生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由5万元提到8万,高校毕业生合伙经营与组织起来创业的,可申请20-50万元的贷款。全年全县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大学生创业12人,136万元。引领89名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带动300余人就地就业。
建立劳动维权工作新机制。通过强化劳动执法工作群众、力量、机制三个基础,建立了司法与行政联席会议、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联系、与相关部门横向联系、劳动执法与信访联系、多个社保经办机构联合稽核五项制度,为破解行政执法难题,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形成了行政与司法良好的互动。
积极探索农民进城工作新模式。有效整合农民进城落户、避灾移民搬迁、保障性住房及重点民生项目,捆绑资金,加大投入,实现政策共享,提高整体效能。探索出了“富人能人进城入镇、贫户老人下山入院(敬老院)、各种资源依法流转”的农民进城新模式,确保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
6项减负增资政策,惠民助企福音铮铮
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老有所养。为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养老保障遗留问题,实现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自2月份起,旬阳县启动了全县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全县3876名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养老保险成功并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积极开展人才振兴计划项目工作。发放2006-2010年振兴计划招聘人员2010年度和2011年度省、市级奖励金11人,金额36090元。完成2012人才振兴计划学历资助项目报名资格审查127人。
维护企业劳动者合法权益。检查各类用人单位184户次,责令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786人次,责令用人单位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114.2万元,为135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26.8万元。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案件37件,立案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0件,结案29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260万元。
调整工资福利待遇。完成机关公务员30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23人工资变动审批工作,73名机关、企事业退休人员退休审批工作,52人事业单位转正定级审批工作,113名机关事业单位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调整审批工作。同时着力开展公务员职级待遇调研工作,力求解决公务员职级和待遇问题。
免费培训技能人才。由政府出钱,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300人,输出前培训1.41万人,再就业培训450人,创业培训2820,职业技能鉴定2139人,专项职业能力测试2300人。
对企业实施稳定就业补贴。通过企业安置、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3000个,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939笔18297万元。
2013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沐浴十八大的强劲东风,旬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体干部职工饱蘸浓墨,正续写着更加瑰丽的“人社”事业新华章!
- 上一篇:旬阳全面细致做好“失独”家庭扶助工作[ 01-22 ]
- 下一篇:旬阳县交通运输局全面做好春运备战工作[ 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