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旬阳县依照县情实际,继续实施“三大战略”,大力弘扬“四创”精神和“五实”作风,着力抓好“六化重点”,统筹推进县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凝聚社会各界正能量,建设山清水秀、民富县强、开放进取、法治和谐的美好旬阳。
“四创五实”锻造过硬队伍。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领导干部、广大党员依托“太极大讲堂”、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章,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奋勇创先、着意创优的“四创精神”和察实情、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五实作风”,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着力转变工作作风。继续深化“三问三解”连心工程和“城乡统筹、三联共建”活动,实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全县5000余名党员干部入户连心,与9600余户困难群众和产业大户结对帮扶,抢抓春耕生产大好时机,指导烤烟育苗,开展大棚菜种植、畜牧养殖、麦田管理等技术培训,为外出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就业,促其就近快速就业,帮助留守家庭、空巢老人、低保户、受灾户解决子女上学、老人养老看病难题。
“六化重点”实现跨越发展。紧扣循环发展、富民强县主题,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化兴县“三大战略”,着力抓好全域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人文化、社会法制化、环境生态化“六化重点”,奋力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新跨越。围绕县改市目标,以“白柳—城关—吕河”三镇一体大县城建设为核心,以10个万人集镇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全域城镇化建设。以“十大产业项目”为抓手,加快烟厂、大地复肥和鑫源公司等企业的扩能技改和链条完善,以魔芋、板石、中药材为突破,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实现规上企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继续按照公司化经营方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丰裕、新森林、隆科3个农业园区建设水平,建成规范化农产品零售市场,培育发展“三农”经济实体,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千元以上。健全城镇专业市场,推进划行规市,搭建工业产品下乡和农业产品进城双向流动平台,加快信息化建设,改造升级传统服务业,推进品牌经营、连锁经营,年内实现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亿元以上。多措并举开展“六五”普法,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坚持依法监管安全生产与安全法规宣传和保安设施建设完善并重,深入开展“四访”活动,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巩固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加强动植物和原生态保护,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汉江绿化、绿色长廊等重点生态工程,全年绿化造林6万亩,突出太极城、鸡血石和蜀河八大件三大名片开发生态旅游业,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亿元。
“八大工程”着力改善民生。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面落实营养餐改善计划、贫困学生救助、学前一年免费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农村安全校舍改造等优惠政策,整合城区教育资源,有效缓解“大班额”问题。加快 “四馆一园”建设,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广泛开展“三下乡”活动,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以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下岗工人、失地农民、返乡农民工创业为重点,深入推进社会化就业,全民创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500个,劳务输出10万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到4%以内。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药品“三统一”,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落实慢性病管理、计划免疫等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继续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城乡居民健身场所建设,增强人民群众体质。以创建省级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为契机,推进计生“两项工程”,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和人口信息化建设,确保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5‰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稳定在95%以上。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巩固扩大合作医疗、城镇医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确保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以上,城城镇医保参保率达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实行城乡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和敬老院运行管理,五保集中供养率提高到80%。积极争取秦巴山区扶贫规划项目,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以及扶贫重点村建设,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实现年内1.5万人脱贫。
- 上一篇:旬阳县开展“爱耳日”健教义诊活动[ 03-04 ]
- 下一篇:义务植树活动为旬阳县再添新绿[ 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