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时政动态> 正文详情

旬阳县着力转变传统农业经营方式

作者:李建军 发布时间:2013-04-24 10:34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近年来,旬阳县结合县域实际,以培育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着力转变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突破土地细碎化现状、扭转农业散户经营农户连年亏损的局面。
    依托资源,培育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科学规划,发展科技推广、产业标准化、农业观光旅游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5个,其中循环农业示范园21个,山林经济示范园10个,现代渔业示范园4个,总规划面积159230亩,其中核心区26330亩,示范基地132900亩。有11个园区被列入市级园区规划,丰裕、新森林2个园区被命名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隆科命名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创建品牌,培育龙头企业。狮头柑、富硒米、菜籽油、樱桃、香油、拐枣酒、绿壳蛋、红薯粉条等旬阳特色农产品已形成品牌,形成了较完备的产前、产中、销售服务体系,品牌知名度不断得到提升。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2500余家,其中注册企业25家,旬阳烟厂、健兴魔芋、科威公司、明文油脂、恒源生化、兴农种鸡厂、石门贡米、聚鑫食品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初具规模,正逐步发展为带动种养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强化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该县抢抓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县机遇,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农民培训体系,以农技培训中心、示范基地为阵地,大力推进“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农业实用技术,培养出一大批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业带头人,完成培训1000人次,其中已开展蔬菜职业农民培训专场5场次,参训300余人。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平台、网络等媒体强化宣传培训、提示农情信息,印发各类宣传资料、典型材料万余份(册),开展讨论、讲座10余期(次),为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聚集民智,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一是依托优势产业烟草、蚕桑、畜牧等形成的大户资源,通过典型带动,促使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济主体遍地开花。二是大力发展山林经济、特色种养业,林下土鸡、野猪养殖,中华鳖等水产养殖业异军突起,让农民看到了发展特色种养业的前景和希望。三是创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12个,甘溪镇桂花树烟草专业合作社试点取得成效。四是积极探索农业经营新模式,挖掘农业要素潜能。蜀河镇施家沟村外出户将300亩土地托管给村委会,村上引进有技术有资金的专业大户入村发展产业,这种土地托管模式地探索有助于进一步整合资源,激发农业生产要素活力。
 

【责任编辑:徐斯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