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人社局围绕全域城镇化的总体布局,以加快产业、人口和功能集聚区为重点,积极跟进社会保障配套服务,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全域城镇化体系。坚持群众搬到哪里,服务跟到哪里。用足用活养老保障政策和用足用好国家各项帮扶培训政策,千方百计为转移农民提供就近养老保险服务和就业岗位,实现了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生活稳定。
坚持市场引领,灵活就业渠道。旬阳县人社局本着“就业优先”的原则,积极向上争取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资金支撑;转变转移农民就业观念,开出市场需求“菜单”,引导待业人员就近合理有序务工创收。各镇、村社保工作站灵通就业渠道,适时发布就业信息,围绕区域的主导产业,着力培育辖区烟草,无公害蔬菜,中药材种植和蚕桑养殖的“钟点工”;深入挖掘“公益岗”的市场需求,根据待业人员的专长和意愿确定培训内容,联合卫生防疫等部门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为市场培训了大量的懂医学护理,均衡膳食营养搭配的家政服务人员。另外培训地点、培训时间以及授课方式也都尽量依群众居住区域和市场需求而定,这种创新就业帮扶,培训就业技能,灵通就业信息,坚持“群众搬到哪里,培训服务跟到哪里”的惠民政策,极大方便了待业人员,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创新经办程序,就近提供保障。针对全域城镇化的县情,有效解决转移农民,失业农民,富裕农民的“三农”问题。县人社局创新城乡居民养老经办程序,就近提供养老金发放,坚持“群众搬到哪里,经办服务跟到哪里”的保障政策。县人社局城乡养老经办中心自2010年起联合县信用联社,在偏远山村设置助农POS机。如今,助农POS机有线变成无线,只要有移动信号覆盖到的地方,人民群众就能使用,大大方便了留守农村的“61、38、99”人群层面生活需求,节省了经济成本。
另外,对于五保户的特殊群体,县人社局城乡养老中心也坚持“群众搬到哪里,待遇发放跟到哪里”的办法。对年满60周岁的五保老人,在待遇发放中紧紧依托各镇社保站联系村协管员制度,要求各站视五保老人居住情况准备材料,对于在各片区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社保站可以授权敬老院代表村、居实行有效监护;对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由其法定监护人负责。在填表上报过程中,要求各镇以社保站为单位必须附有特殊人群的五保证明、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折子号及个人领取存折(附指纹或章子)的签名册等相关资料,经中心复核无误后,方可拨付待遇。县人社局组织人员适时巡回五保老人供养地,对老人待遇享受情况和生存状况进行稽核,确保待遇能及时足额不间断发放,因地制宜地让特殊人群就近享受保障服务。
- 上一篇: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念好作风建设“紧箍咒”[ 05-27 ]
- 下一篇:县妇幼院“清洁行动”进片区入住户[ 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