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赵湾镇王庄村四组村民李世发的羊舍,150平方米的圈舍宽敞舒适、明亮透气,近90只纯种波尔山羊欢快地吃着主人送来的“鲜料”。“过去,我是靠单一的种烤烟发家致富,已有15年的种烟历史,每年种烟20多亩,收入6至7万元左右,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去年,自费到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实地考察养殖业,年初就办起了养羊厂,一次购进种羊1只,能繁母羊80余只,做起了一名生财的‘羊倌’,到2014年初规模将达到200余只。党的惠民政策好,咱农民不出家门,照样致富”李世发感慨地说。像李世发这样头脑灵、懂技术、会经营、发家致富的“两栖”型农民,在赵湾镇举不胜举,初步统计也有1400多户。
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大力培养“两栖”型农民,把他们作为“孵化器”和“操盘手”,引动更多的农民加入其中,变“一枝独秀”为“遍地开花”,变“单业经营”为“多项发展”。防止了一项产业因市场波动、经营不善、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造成当年农民家庭收入下滑、返贫现象的发生。该镇通过技术培训、远程教育平台、发布致富信息、到项目发达地区实地参观考察等多途径的有效手段,教育和引导群众不走“独木桥”、驶上“双车道”,培养了一大批“农时在家与家闲务工”、“烤烟与蚕桑”、“种粮与栽烟”、 “烤烟与养殖”、“种烟与经商”、“魔芋与蔬菜”、“黄姜与运输”等十几大类的“两栖”型农民,让他们真正成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如今,各类养殖场、产业园、示范园区等层出不穷,已形成“家家户户谋发展,你追我赶争第一,邻里团结比‘钱’景,和谐美好建家园”的喜人局面。
- 上一篇:神河镇“AB岗”制度实现为民服务“全天候”[ 07-16 ]
- 下一篇:红军镇百名干部“大走访”[ 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