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构元“能人效应”构筑农村“人才洼地”

作者:马安瑞 发布时间:2013-08-08 08:54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种养能人传帮带,农民创业致富快;市场能人闯销路,农民种啥心有谱;务工能人当“红娘”,农民就业路子长……近年来,构元镇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涌现出一批批敢闯敢试、奋发有为的“乡土能人”,他们一头扎在田野,一头连着市场,成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和美好构元建设的“领头雁”。
    “能人”进课堂,传经验授技能。镇农业站在各村活动室设立教学点,请先进典型村带头人走上讲台,讲述发展历程,畅谈做好农村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交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办法。开花村的贾守新老书记、羊山村的田仁富老书记,他们年事已高,但仍然亲自面授培训班“经验传授”这门课,一期也没有落下。学员们通过参加培训,见到了真人,获取了真经,深受感动和教育。
     “能人”重培养,帮人才能起来。镇团委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务农农民的结构变化和农村人口的整体状况,对全镇农民情况进行了摸底,重点对三类人员进行了培养:一类农村务农青年。这部分人员文化程度较高、思想观念超前、务农意愿稳定,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二是返乡农民工。返乡农民工思想理念先进、创业欲望强烈、经济实力较强。三是农村“两后生”,即农村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或就业的人员。通过免费培训、政策扶持和就业引导等措施,使创业能人肚里“墨水多”,脑里“点子多”,使其尽快成为当地“土专家”、“田秀才”、“经纪人”。
     “能人”创大业,带农户富起来。 通过扶持、引进、培育能人等方式积极实施能人带动效应,让能人带动更多人致富。当地的千头养殖大户王义密,年出栏生猪1100余条,收入42万余元,带动发展30余户发展养殖。枇杷、柚子示范户吴万花,栽植果园10亩,实现年收入34万元,通过协会带动发展20余户100亩。金银花示范户薛同文带动发展40余户,栽植金银花100余亩…
    乡土能人们不仅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乡亲,主动向群众传授技术,带富了一批群众,在当地传为佳话。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