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关镇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群众。
突出“危房改造”工程。始终坚持以“住房最危险、家庭经济最困难群众”作为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解决“住有所居、居有所安”问题。今年,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70户。
突出“陕南移民”工程。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安置的原则,突出生计目标和城乡统筹,采取有土、有业、创业带动就业三种方式,改善搬迁户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增收渠道,确保搬迁户的长远生计,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逐步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高标准建设草坪怡民安置小区、“四海逸家”陕南移民两个安置点,当年新规划部署庙河陕南避灾移民安置点;2013年可解决324户1250人的住房困难。
突出“美丽乡村”工程。按照一幢美观的住房、一条标准的村道、一块干净的院坝、一块休闲的场地、一段整洁的院墙、一条增收的路子、一条硬化的户道、一套实用的制度“八个一”工作目标,着力用3-5年时间完成全镇公路主干道可视范围内50户以上农村自然村寨村庄整治工作。今年,累计投入资金80万元,完成乱滩村村庄规划,实施连户路、林果路和特色民居改造,惠及140户600余人。
突出“社会保障”工程。扶持产业发展,发放小额信贷400万元。全镇享受低保2752户6265人,发放金额104万元;大病医疗救助76人45万元。落实农民进城居住2805人,新增城镇安置劳动力1323人;劳务输出12261人,组织就业技能培训308人;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18427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17000人;农村合作医疗参保24298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年以节庆为主开展群众文化活动4场;创建社区文化、村民自乐班、农家书屋示范点各1个;建成文化大院5个、文化大户10户。“户户通”工程有序推进,当年安装2000余户,拓展宽带网络进村入户,搭建农村快捷的交流平台。
突出“便民服务”工程。投资15万元建成鲁家台社区便民服务大厅,配备电脑、办公桌椅、档案柜等服务设施。并连接宽带,实行数据共享,建成了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大厅外侧悬挂电子显示屏,24小时不间断对外滚动宣传政策法规和服务项目。目前,服务大厅开通人口信息、社会保障、代办服务、社区党建4个服务窗口。实行岗位亮牌服务,并制定完善了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值班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尽可能减少办事环节,公开办事流程、服务项目等信息,让前来办事的老百姓一目了然,提高了办事效率。
- 上一篇:双河镇2013年烟税突破135.8万元[ 11-20 ]
- 下一篇:吕河镇:学前教育工作实现均衡发展[ 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