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河镇距县城67公里,与湖北关防相交界,是全县的劳务输出大镇。全年外出劳务大军近万人,占全镇总人口数的43%多,劳务收入突破3亿元。这些创业者中有千余名是该镇乃至全县的创业明星。为了充分发挥这部分外出创业能人的模范带动效应,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仙河镇结合实情,积极探索,努力搭建创业能人有效平台,不断拓宽创业能人履职行权的渠道,使得这些能人“在外创业不忘根本、身在异地心系家乡”。
倾情回报家乡。近两年,仙河籍创业能人投资5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修建了王坪、黄泥沟、观庄Ⅱ桥、吉家庄等跨河大桥,硬化了10公里的村级道路,惠及群众万余人。创业能人捐款、捐物达到300余万元用于社会事业和慈善事业。赵永明、徐荣茂、潘厚德等创业能人,倡导出资130万元连续三年在县城举办了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倡议捐款109万元救治当地患白血病病儿童;创业能人赵永明、徐荣茂二人捐资80万元用于仙河初级中多媒体建设;帮扶20余贫困学生就学,解决就业人数达3000余人;李根本、何治军捐资30万元用于维修校舍,修建校园人工草坪操场等设备更新。这些善举体现了企业家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拳拳爱心,是“致富思源、乐善好施”的劳务大镇的“仙河精神”的具体体现。目前,在仙河镇已形成了创业能人“外出挣钱,回乡创业,建设家乡”的良性循环机制。
倾心做好服务。历年来,仙河镇党委十分重视、镇政府大力支持联系外出创业能人工作。在具体联系工作中,镇党委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参加,镇政府积极给予人力、经费、物力保障,尽力为发挥外出务工能人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近两年来,该镇党委政府不断拓展向外出创业能人输送信息的渠道。积极向他们寄送劳务创业等相关信息和学习资料,及时向他们书面或电话或邮件通报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保障他们知情知政。同时,在与他们的密切联系中,及时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家属亲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开展创建了创业能人家属的“温馨家园”活动,切实解决了创业能人安心创业的后顾之忧。
倾力办好建议。该镇党委高度重视创业能人中的人大代表所提建议意见,将其作为联系创业能人的重要抓手认真办理,并在创业能人中开展“金点子建议”评比活动,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该镇通过狠抓创业能人建议的办理,使得他们的参与权得到充分的尊重,进而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管理和监督支持政府事务的积极性。近两年来,仙河镇外出创业能人共投资900余万元,贡献于该镇的产业发展、公益事业、社会慈善事业等方面,形成了“创业能人关注、支持家乡建设”的良好局面。
倾向定期联络。外出创业能人是外出创业者中的佼佼者,创业经历丰富、事业心强、回报家乡的心切,示范带动效应高。为更加密切的联系好他们,该镇充分利用节假日庆典、联谊等主题活动,开展创业能人对政府工作的回访交流。一方面利用春节外出创业能人返乡时机,召开座谈会;另一方面,定期邀请他们当中的代表、能人列席主席团会议,组织他们实地视察农业示范园、集镇建设等重点工作;并采取创业能人与困难群众“一对一”结对包联帮扶制度,深入了解并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创业能人们扶贫济困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促进了创业能人和干部群众之间的相互交流,提升了他们的自身素质。目前,旬阳县仙河镇已在西安、银川、山西等劳务基地外出创业能人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了创业能人小组工作室,建立了外出创业能人联系、管理等各项制度,镇上明确一名人大主席团成员专职负责外出创业能人的联系工作,定期组织创业能人学习、交流和培训,增强创业能人的履职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创业工作室为纽带和桥梁的联系方式,不仅促进了创业能人作用发挥的规范化和常态化,而且更能使他们能够主动愿意和镇党委政府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其在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中更好的发挥劳务品牌作用。
- 上一篇:构元镇“分兵把口”近期各项工作[ 02-18 ]
- 下一篇:桐木镇两干会绘“蓝图”推进美丽富裕新桐木建设步伐[ 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