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河镇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来,该镇牢固树立“青山绿水胜过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治污、治臭、治脏、治乱为重点,坚持清理面源垃圾治标和建立长效机制治本相结合,强化措施,破解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中设施落后、资金短缺、落实困难、群众环保意识薄弱的难题,实现了河道干净村庄整洁、污水处理全面达标、环卫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意识普遍提高的目标。
加快建设破解设施落后的难题。该镇由环卫所牵头,各村负责选址、规划,已在全镇21个村(社区)建成垃圾池150个、垃圾处理厂21个以及55座 “三格式”标准化化粪池,剩余在建和规划的垃圾池、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系统也将于三月底全部投入使用。所有新建的垃圾池严格按照面积4平方米、高1.2米的标准建设,垃圾处理厂选址远离河道、沟渠。同时该镇要求镇经济办、工商所、国土所严把审批关,今后凡在该镇内的所有建设项目在提供审批所需资料时一并提供排污设计方案,否则不予审批,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五个一点破解资金短缺的难题。该镇采用“财政拿一点、村组出一点、项目给一点、群众筹一点、能认出一点”的方法,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各村新建的所有垃圾池由镇财政每个补助1200元。该镇在与县物价局进行协商后,建议各村参照集镇的垃圾收费标准,召开群众大会,采取“一事一议”的政策制定本村垃圾收费标准,同时要注重引导、支持社会资金投向水环境整治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整治工作的持续有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严格考核破解落实困难的难题。该镇的所有村居和相关单位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明确了目标要求,落实了工作责任,强化了工作措施。该镇还将汉江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纳入镇对村、对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设立了生态环境建设单项奖,加大考核权重,注重平时检查考核,坚持一月一检查、一季度一评比。对工作成效差、造成严重影响的村和单位给予一票否决,村和单位负责人不得进入优秀考核等次、不参与评先评优。并要求各村明确挂靠一名三轮车司机,确保每月定期清运垃圾。
强化宣传破解群众环保意识薄弱的难题。该镇制定了专项宣传计划,积极宣传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推广工作先进经验和典型,并对整治不力的进行通报,对屡教不改的,由执法部门依法进行处理。同时各村成立了卫生评比工作小组,设立了“卫生之家”荣誉称号,切实增强全社会的环境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人人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 上一篇:桐木镇送科技服务进田间地头[ 03-14 ]
- 下一篇:蜀河镇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