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构元镇坚持“六好”标准,采取“一抓三促”(抓党建,促发展、促和谐、促升级)工作法,力助金马塔后进村整顿转化。
以党建为抓手促经济发展。针对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的难题,该镇实行“领导联村、单位包村、干部驻村”工作机制,明确一名领导挂联,确定一个单位包联,下派一名干部驻村,采取村干部召开群众会“自己查、群众提”进行“自诊”, 联村领导进村召开座谈会深入“把脉会诊”, 包联单位进村开展“巡诊” ,驻村干部入户走访“问诊”等“多方诊断”的方式,深入分析存在问题,找准 “后进”症结,确保后进村整改工作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并按照“对口共建”的要求,采取农业农村部门联“软”、党群部门联“乱”、经济部门联“穷”的办法,有针对性的结对帮扶,在涉农政策、业务指导、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逐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后进村“造血”功能,真正让当地群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以党建为抓手促村风和谐。 针对社情民意复杂、群众利益诉求强烈的现状,该镇把党员干部作风转变与促进村风民风和谐紧密结合,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访贫问苦找根子、访富问计找路子、访贤问能找法子、访老问经找点子、访民问需找票子” 的民情访谈活动,摸清社情民意底子,逐步理顺群众情绪,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并实行党员结对帮扶机制,建立领导干部帮联特困户、机关党员包联贫困户、村级党员联系返贫户等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关系,定期或不定期上门走访了解,进一步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同时,积极创建规范化村级人民调委会,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综合运用综治维稳、司法行政等手段和排查防范、调处化解等方法,切实查找群众中存在的矛盾,化解一批矛盾纠纷,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带动村风民风的根本好转。
以党建为抓手促后进转化。 针对后进村组织软弱涣散、班子战斗力不强的现状,该镇坚持把党支部“六好”标准与后进村整顿转化紧密结合起来,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集中时间,统筹力量,因地制宜,借力推进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在班子配备上,坚持“先换思想后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原则,采取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相结合的办法,配强一个好班子。在发展思路上,指导和帮助后进村认真分析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优势、存在问题等,谋划出一个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思路,推动后进村加快发展。在队伍管理上,建立村级能人档案,吸纳年轻骨干入党,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培训优化队伍结构,规范组织生活,开展党员联户、设岗定责、双向承诺等活动,让党员亮出身份,真正发挥出党员的先锋骨干和示范带动作用。在活动阵地上,盘活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借助现有教育教学阵地,通过多方协调沟通,扩大现有村级活动场地,规范建设村级活动阵地。在工作机制上,从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入手,充分发挥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三大机制,努力形成一套好机制。在工作业绩上,科学合理制定村级五年发展规划,着力构建骨干产业求突破、主导产业能增收、后续产业促发展的格局。
在县级领导包联、组织部门指导、包抓单位帮扶下,通过多方协调、积极争取、部门出资等多方渠道,全力支持后进村整顿转化。目前,该村活动阵地规范达标,各类档案资料健全,班子凝聚力增强,干群关系和谐融洽,村级各项工作步入正轨。现已落实烟草面积550亩,种植黄姜600亩,种植魔芋300亩,生猪饲养达到4000头,组织劳务输出220人,新建移民集中安置小区1处,村级道路硬化和连户路建设正在紧张有序施工。
- 上一篇:吕河镇:扮靓集镇惠民生[ 04-25 ]
- 下一篇:石门镇75万元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全部兑付到位[ 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