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旬阳公安:从“小”改起 从“一”做起

作者:谢正斌 发布时间:2014-05-16 09:1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旬阳公安各党支部在调研走访中,虚心听取意见建议,认真对照检查,从服务的小细节改起,以“六个一”服务为载体,严格执行“事不过二”制度,做到“三个一样”,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老百姓真实感受到作风的变化。
 

立行立改   及时办理送证上门


     “为户口把我愁坏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解决了,太感谢了!”
    5月7日,当小河镇小河社区的徐维山老人从民警手中接过户口簿时,激动地说。
    原来,半个月前,徐维山老人患病,在办理住院手续时,发现户口簿上的出生年龄有误,与实际年龄整整小了40岁,导致医保报销手续无法办理。情急之下,其女儿直接到小河派出所求助。
    民警及时受理并积极开展调查。经过调查走访了解,早在2002年,户口信息录入时,依据村上所报人口信息,将老人1935年的实际出生日期误登记为1975年,与实际年龄整整小了40岁。民警迅速收集相关资料,及时上报县局审批。县局服务大厅及时审批了变更手续。一切办妥后,民警专门上门,将办好的户口簿送到老人手中。


边查边改  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4月28日上午,棕溪派出所民警在对西北电力大件运输有限公司承建的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工地走访时,了解到镇枣园村施工点经常发生一些施工材料被盗的小案件。因损失不大,工地也就没有报案。但接连发生,还是影响了正常施工。同时,村民因施工占地补偿问题,时常阻挡施工,影响工程进展。
    民警先从施工队丢失三个铁地锚入手展开调查。通过两天的努力,先后在三个农户家中找到丢失的器材。经批评教育,三位70多岁的老人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主动赔偿了损失。同时,民警又联合司法所、村委会对施工补偿问题进行梳理、排查、协调。在座谈会上,双方畅所欲言,经反复协调,双方达成一致,实现了企业施工环境优化和村民利益维护的“双赢”。


真转真改  服务外来流动人口


    双河派出所针对辖区流动人口日趋增多、社会治安状况日趋复杂的实际情况,变管理为服务,健全管理模式、健全服务制度、健全责任体系,切实提高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对于外来人员忙于务工、登记不及时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到服务、咨询、帮困“三到位”。首先是办证服务到位。推行“送证上门”服务,即上门收集企业外来人员身份信息,并在7个工作日内将办理好的居住证送到外来员工手中。其次是咨询服务到位。在重点建筑工地、临时工棚、出租房屋集中区域,开展“警民恳谈会”、“相约警务室”等活动,集中开展法制宣传,增强流动人口遵纪守法、文明务工的意识。同时,解决困难到位。通过走访,掌握出租房内的失业人员、残疾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等困难人群的动态信息,会同政府部门开展帮扶解困工作。近期,先后清查出租户100余户、用工单位9家,送证上门60余份。
   在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环节,全局先后进村和社区157个,进企事业单位190家,进重点项目11个,走访各级“两代一委”150人,走访群众2500余人,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同时,坚持立行立改,先后解决“四风”方面的问题8个,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办实事56件。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