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县财政局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和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创新培财之道、聚财之策、理财机制推动工作促发展,坚持服务群众、履职尽责、正风肃纪改进作风做表率”的总体要求,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着力实现“规定动作”上水平,“自选动作”取实效。
通过“三创新”实现“三突破”推动发展。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切实改进工作方法,推动县域经济社会事业科学发展。一是创新生财之道,在做大经济“蛋糕”促升级上求突破。充分发挥财政“造血”功能,全力支持打造旬阳经济升级版。一要壮大骨干财源,支持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撬动金融资金、民间资本,通过财信担保、周转金贷款、贴息等财政手段,实现乘数效应,重点支持烟厂技改,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二要培植后劲财源,以生态工业园区为抓手,助推招商引资;以产业基地为依托,发展生态农业;以生态资源为载体,开发旅游业,努力培育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促进生态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创新聚财之策,在组织财政收入提质量上求突破。一要创新征管方式,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加强税源、费源监控,杜绝收入跑、冒、滴、漏。完善非税收缴制度改革,实现依法治税、治费。二要完善考核机制,科学合理设置财政收入考核指标,优化收入结构,提高入库质量。三是创新理财机制,在强化管理效能惠民生上求突破。一要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切实细化、公开预决算编制到部门到项目,做到部门说得清,群众看得明,公开有实效。二要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加大财政投资评审、政府集中采购力度,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强债务管理,防控债务风险。选择重点项目、民生项目、预算单位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考评试点,逐步建立绩效支出考评制度,实行结果公开,全程引入群众测评机制,提高绩效评价透明度。三要推进惠民涉农资金管理。加强调研,进一步理顺村财镇管机制,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和惠农资金一折通改革,不打折扣落实惠民政策,畅通渠道兑付惠民资金。
通过“三联系”做好“三表率”提升服务。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改进作风,提升服务。着力解决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提高财政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升财政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履职能力。一是联系基层实际,在服务群众上做表率。要求党员干部积极践行“三结合三走进”。一要结合“三问三解”活动,走进镇村组户。尤其是要走进所联后进村掌握情况,制定后进村整改计划和措施,按进度整改到位。要主动深入农户摸清民情民意,倾听群众诉求呼声,解决群众所需所盼;二要结合联企帮扶工作,走进所联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状况,解决实际运营困难;三要结合服务群众承诺,走进窗口单位。沉身工作一线,了解窗口单位工作环境,体验群众办事流程,提高便民服务水平。二是联系岗位工作,在履职尽责上做表率。一要敬业奉献。党员干部要牢固坚守为民服务宗旨,热爱本职工作,要把群众当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在各自岗位发挥最大正能量;二要务实担当。领导干部要熟悉分管工作,把控全局,处理棘手问题能游刃有余,敢于担当;股室负责人要善于研究股室工作,既要当好领导参谋助手,又要发挥排头兵作用,遇事不绕不推不拖;一般党员干部要钻研业务工作,落实好“五个一”服务,当好政策的解说员,群众的办事员。三是联系党章要求,在正风肃纪上做表率。一要下大力气整治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所、股、室),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对照软弱涣散组织八个条件,整改到位,发挥组织作用。二要严守党章党纪要求,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提高党性修养,端正思想,规范行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上一篇:县政协机关教育实践活动突出“细、严、实、稳”[ 05-20 ]
- 下一篇:旬阳县妇幼保健院量化绩效 “聚人心 促和谐”[ 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