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镇花房村人大代表小杜与老杜比赛种田,地挨着地,一边是成排成方的药材天麻地块;一边是准备播种玉米的旱地,老杜至今还后悔因没把准市场脉搏,同是5分旱地,去年他的种地收入比小杜少百倍。听起来很惊奇但是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老杜今年66岁,年轻时当过兵,回家和当过生产队队长、农技员,耕田耙地样样在行。去年春天,他正准备种玉米时,侄子动员他把5分旱地种上天麻,他火冒三丈地说:“我种了一辈子地,还不知道种啥作物?你种天麻能吃能喝?遇到天灾,不饿饭才怪!”于是,老杜照常施肥、下种,种玉米。可谁知他辛辛苦苦种的5分玉米快成熟时,却被虫害毁坏,到最后,5分地满打满算收入不到500元。
小杜旁边的5分地收入咋样?5分地种天麻300窝,按中药材协会规模种植,每窝30斤,每斤8元出售,产值7.2万元,扣除成本2.2万元,存收入5万元。同是5分地,收入却相差5万多元,老杜不禁反思——侄儿子头脑灵活,善于分析市场行情,选择致富门路适当,自己用老眼光看市场,虽忙忙碌碌,最后却收效甚微。
时下,正是播种的季节,小杜主动找到老杜商量春播计划。小杜对老杜说,年前,村委会几个干部进行了市场调查,认为还是种中药材划算。现在国家大力加强产业调整。村里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中药材网上销售协会,实行订单种植,发展中药材无后顾之忧。听完小杜的介绍,老杜高兴地说:“现在中药材俏,种中药材比种粮收入高,我把几亩地都交给你种,我给你当帮工,行吗?”小杜笑着回答:“明天就开始整地吧!”
- 上一篇:神河镇“爱心医疗队”走村入户送关爱[ 06-11 ]
- 下一篇:棕溪镇三个结合积“小安”为“大安”[ 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