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阳县针对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效果不佳等问题,积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转变培训理念,在着力念好培训网络、内容、方式、纪律“八字经”上做文章,取得了明显成效。
培训网络注重广泛性。一是统筹管好用好现有教学网络,如 “县校共建”联合课堂、 “干部讲堂”实践课堂、“现场观摩”基地课堂、“自主选学”网络课堂、“送教上门”流动课堂,充分发挥每个培训网络作用,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二是整合师资资源。针对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力量不足、授课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组织选聘、部门联动等方式,从纪委、政法委、党校、民政、司法、审计、农业等单位抽调熟政策、懂法规、有技术的党员干部和农业技术骨干,组成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兼职教师团队,对兼职教师团结提出了 “5+1”工作机制:即每个兼职教师每年有1-2个专题调研,形成1-2个辅导文稿,开展1-2次专题辅导或讲座,提出1-2条建议或意见,带出1-2名与自己能力和水平相近的兼职教师。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努力为兼职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每年召开一次兼职教师座谈会,总结交流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三是整合部门资源。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大力整合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统筹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努力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鼎力配合的工作格局。
培训内容注重实际性。按照按需培训的理念,县委组织部积极开展党员培训需求调研,准确把握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以此为依据设计培训项目,开展“菜单式”培训,培训“菜单”贴近党员干部实际。在培训内容上,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侧重于政策理论、时事政治、社会管理、党风廉政、践行群众路线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其领导力、执行力、创新力、依法行政、引领科学发展和为民服务的能力;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侧重于市场经济知识、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产业发展、农村法律法规、惠民政策、脱贫致富的新技能,以提高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企业党员培训侧重于经营管理、新知识、新技能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他们在企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能力;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侧重于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和提高业务能力,使培训内容既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又紧贴不同行业党员的现实需求,激发了党员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培训方式注重灵活性。该县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方式多元化和创新性。采取集中专题讲座、现场观摩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同时探索“理论+实践”互动式教学法,既让老师讲政治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等,又让学员讲工作案例、思路措施和经验教训,把从理论学习延伸到实践活动,使之成为实践者和教师的共同课堂,让学员在学习中思考、在辩论中拓思路,进一步深化了学习的成效。在培训渠道上,坚持集中培训与自主选学相结合,面对面培训与网络学习相结合,室内培训与流动培训、理论培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此扩大培训的覆盖面,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培训纪律注重严格性。该县把培训纪律作为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来抓。在每期的培训中,县委组织部对培训班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避免学习培训搞形式、走过场。例如建立跟班制度,在每期培训班上,县委组织部都选派几名干部全程跟班学习,现场录像,了解并监督学员出勤、学习情况,考察评估学员的能力、素质。每次培训结束之后,都要求学员完成“三个一”学习任务,即:撰写一篇心得体会、一篇有见地的讨论发言材料、一本课堂学习笔记,并将优秀讲座培训通过会议视频系统同步转播到各单位和各乡镇,让未参训的党员干部同时受到教育培训。对于特别优秀的课件刻录成光盘,发放到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同时,学员学习培训返回后,县委组织部要求各相关单位召开系统内的研讨会、学习汇报会、经验交流会,分享培训成果,交流体会,畅谈心得,以实现培训成果的最大化。
- 上一篇:市人防办来旬开展人防知识集中宣传活动[ 06-10 ]
- 下一篇:旬阳五项措施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 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