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岩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双创”工作精神,顺应“一江清水送北京”的整治要求,以“改变镇容镇貌,美化乡村环境,着力提升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整顿镇容卫生和提高集镇管理水平为突破口,健全机制,强化管理,狠抓落实,为创建省级卫生集镇打好基础。
一、定调子,亮口号,统一思想。常言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该镇党委政府把双创工作作为推动镇域建设的有力抓手,确立了“创建省级卫生集镇”目标任务,专门召开了全体镇村干部会议,指出“搞好双创不是洗洗脸的形象工作,而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双创主战场不仅是集镇,还包括13个村(社区);双创的主力军不仅是双创办成员,而且是全镇干部职工”。要求全体干部职工都要提高“双创”认识,树立责任意识,切实从干部职工自身抓起,实现“干部住在一处带动一片”的效果。
二、重宣传,营氛围,改变陋习。由于群众文明素质偏低,加之要彻底摒除卫生陋习非一日之功,对此,我们不仅加大宣传力度,而且倡导“改变卫生陋习,从娃娃抓起”,注重学生的养成性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的目的。
是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文明新风。我镇在集镇中心地段制作了以“除陋习,树新风”为主题的宣传展板,并且录制了《赤岩镇集镇管理办法》和《居民双创公约》,不定期地进行巡回播放,同时要求有室外LED屏的单位滚动播放双创标语,移动、联通、电信公司群发手机短信等,通过采取多种办法,分解宣传任务,促使“双创”工作入脑入心。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待双创工作“钉子户”的办法,一是入户反复劝说,立行立改;二是带头示范引导。我镇定期组织干部上街开展大扫除和环境卫生整治,通过率先垂范的引导,让群众也自觉地参与和监督。
三、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常态化管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双创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双创工作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存在整治后的“旧貌重回”现象,对此我镇建立了长效机制和常态化的管理模式。
建立“3+1”包联责任制。集镇卫生区划为9大片、30段,实行科级领导、单位、干部和住户的“3+1”责任制,并且将各责任人和责任区进行分片公布,同时严格落实双创工作分区、包段、联户和住户门前“四自一包”的日常督查落实和定期交叉检查,对检查出问题的区域由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进行现场整改,并并计入双创考核台账,年终总算账。截至目前,共签订卫生承诺书600余份,张挂“四自一包”责任牌600余个。
集中整治和日常巡查相结合。我镇成立了两个工作组,一是综合整治组,重点整治占道(出店)经营,乱泼乱倒、乱贴乱画、乱摆乱占、车辆乱停乱放等“四乱”行为;二是日常巡查组,由镇双创办和派出所、工商所组成,每天上街巡查。
四、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今年,该镇政府把双创工作作为推动镇域建设的有力抓手,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促进集镇功能完善,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截至目前共投入综合环境整治资金20余万元,新增环卫工人2名,新修垃圾池5个,新增垃圾桶40个,改建水冲式厕所3座,维修破损垃圾池27座,新换街道路灯15盏,清理疏通河道5公里,栽植绿化树木300余株,江河沿岸绿化约550 亩,全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已见成效,人居环境明显提升。预算再投入60余万元,用于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目前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
- 上一篇:仁河口镇:发扬优良传统 厉行勤俭节约[ 06-19 ]
- 下一篇:城关镇“民主评议”力促精准扶贫[ 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