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县科技局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

作者:陈瑾 发布时间:2014-06-20 08:40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近期,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县科技局夯实力度,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力争工作高效运转,作风彻底转变。
    一是中省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成果推荐工作。已成功申报中省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项,分别为旬阳县科技信息网络建设、旬阳县鲁家坝油桐产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合计向上争取资金30万元。同时成功向省市推荐成果2项,其中旬阳县宏达化工有限公司申报的《黄姜皂素清洁生产工艺研究与实践》成果已被我局成功推荐参加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现已进入评审阶段;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申报的《旬阳县节能减排监管模式研究与运用》材料经我局多次修改完善后,已上报至安康市科技局,将参与2014年度安康市科学技术奖评审。
    二是技术合同成交额。在认真做好技术成果转化工作的同时,该局协助旬阳县新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向陕西省烟草公司安康市公司转让《烟叶板式密集烤房开发与应用》技术,现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00万元。
    三是知识产权工作。做好专利申请及授权的组织协调工作,落实好相关专利补助政策,共发放2013年度授权专利补助资金31000元。截止4月底,根据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办反馈情况,我县已成功申报专利14件,授权8件。
    四是特派员管理工作。不断拓宽法人科技特派员选派范围,在原有6个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基础上,今年新增2家企业为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要求各法人科技派员单位分别确定1-2个科研课题,夯实工作措施,确保课题研究任务全面完成。同时将局内机关干部下派至全县10个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协助镇科技派员做好基地建设工作。目前,已选派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8个,县、镇科技特派员35人,建科技示范基地22个。
    五是中药材普查工作。为全面摸清和准确掌握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该局于年初启动了中药材普查工作,成立了3个工作组分赴22个镇进行调研,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全县人工种植中药材情况,截止3月底已完成初步普查统计。据统计,全县共种植黄姜、杜仲、金银花等各类中药材38种59522.1亩。目前,已形成了调研报告,为下一步科学发展中药材奠定了坚实的决策基础。
    六是地震工作。坚持定期深入现有地震台站,配合省局做好故障排查和日常管护工作,保障台网安全运行。完成县级宏观异常观测,按时、按要求做好统计上报工作;同时申报旬阳二中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目前已完成材料上报工作。严格落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管理制度,现已办理备案19件,占同期开工建设项目的100%。
    七是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自3月初,分别在13个黄姜基地镇开展黄姜产业技术培训工作,共发放宣传资源10000余份,培训人数5000余人;在白柳、金寨建设黄姜良种繁育基地200亩。同时重点做好已建城关、构元、蜀河、仙河、白柳等5个镇的油桐优质高产示范基地补植与抚育管理工作。
    八是扶贫包村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下发的扶贫包村工作方案,该局迅速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抽调2名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进驻石门镇白庙村开展扶贫工作。目前,已初步摸清该村贫困人口情况,全村共有贫困户111户427人,现已进入区分类型、落实具体帮扶措施阶段。同时制定了3年扶贫工作规划,今年工作的重点是启动该村七组损毁的500米堰渠修复工作,此项工程的实施将恢复秧田30亩,惠及32户108人;启动该村四组与曹家沟村相连的2.5公里水泥路硬化连接工程,将惠及2个村3个组100余户300余人。
    九是包企工作。深入所联企业太极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旬阳县新林生态有限公司调查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积极协助解决实际困难,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确保企业增产达效。截止5月底,分别帮促企业完成产值2585万元、4531.7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623.5万元、4060.2万元。
    十是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鉴于我县高新技术企业领域的空白,今年该局加大培育力度,对符合申报条件的旬阳县明文油脂有限公司、旬阳县中天工贸有限公司2家企业,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咨询服务、沟通协调、资金保证工作。目前,2家企业已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程序,等待省级评审验收。
 

【责任编辑:魏代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