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政府办紧紧围绕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强部署,精安排,抽调专人进驻联系村进行“零距离”指导和帮扶,为确保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找准工作位置,强化服务意识。抓开局,认真摸清、吃透村情,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抓作风,放下架子,端正驻村工作态度;抓学习,通过学习农村工作经验,提高业务素质,提升工作水平;抓实干,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好宣传员,及时、准确地传达和贯彻上级扶贫工作的精神,帮助村社区干部和群众领会扶贫的意义和目的;当好咨询员,工作队成员驻村期间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技能培训、法律事务等方面的咨询,为大家明确发展思路,坚定致富信心保驾护航;当好联络员,工作队在日常工作中,广泛收集广大群众的建议和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定期向派驻单位汇报驻村工作情况,为帮扶单位制定帮扶规划和落实帮扶措施提供参考,确保驻村扶贫工作切实有效推进。
二是分析致贫原因,科学制定规划。驻村工作队在摸清全社区底子,了解实情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户找出因病、因学、因残、因灾、因缺技术、因缺劳力、因缺项目等致贫原因,为制定扶贫规划、夯实帮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结合调研情况,驻村工作队按照尊重群众意愿、突出地域特色、依托自然资源的总体思路,为联系社区制定了以“培育食用菌为引领,栽植烤烟为核心,种植油用牡丹为重点,发展藤椅加工及林下养殖为辅助,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的三年脱贫规划,为全社区的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三是力抓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素质。驻村工作队通过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的方式,深入了解群众对技能培训的需求。综合群众所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带领群众外出参观学习食用菌培育产业,积极邀请相关专家,在全社区分类开展了专业合作社建设、林下养殖、中药材种植、食用菌培育等农民实用知识和技术培训,使群众都能掌握一技之长,通过掌握技能实现脱贫的目的。以后驻村工作队还将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积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激发群众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困面貌的动力。
四是增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采取会议讲解、入户调查、发放连心卡片等形式,深入宣传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积极宣传和报道驻村工作队的主要做法和成效。驻村以来,工作队共撰写各类稿件6篇,分别在安康扶贫网和县政府网刊登,其中1篇被县委群众路线学习办公室活动简报第63期刊发。同时县电视台对县政府办驻村扶贫工作的做法和成效也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在旬阳新闻党建专栏进行了播放。
五是建立帮扶机制,确保取得实效。为了使“扶贫不摆花架子”,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首先,建立了分类帮扶制度,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生活困难户,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扶持,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对有劳动能力和有劳动意愿的低收入户,驻村工作队重点筛选出35户特困家庭,由县政府办43名党员干部实行结对帮扶。其次,建立干部挂联帮扶工作台帐制度,台帐主要记载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困难,挂联干部的帮扶措施、帮扶进度、帮扶效果等情况,便于随时掌握挂联干部对帮扶对象的帮扶情况,确保结对帮扶取得实效。第三,建立巡回走访机制,驻村工作队成员定期入户了解情况,及时解决群众日常生活困难,鼓励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
- 上一篇:旬阳县节前严查“四风”隐身衣[ 09-04 ]
- 下一篇:旬阳县人口计生局组织观看《小官大贪》警示教育片[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