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城关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多、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等优势,定期组织党员收看有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专题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创新学习,让党员受教育。结合开展的学教活动,科学制定远程教育教学计划,创新学习载体,认真组织村(社)党支部党员干部开展群众路线、党性党风党纪和政治品德集中教育。一是扎实学习,注重实效。利用远程教育同步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培训活动,组织机关支部党员干部,集中学习3天,加深对活动开展的意义、目的理解,增强党员干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每月制定教学内容,定期更新教材课程。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各终端站点及时收看《第一书记》、《吴仁宝》、《永远是春天》和《支书和他的媳妇》等影片,31个站点播放员协助支部书记做好对党章、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等学习,党员干部认真撰写笔记。二是灵活多样,全面覆盖。针对农村基层党员流动性强、居住分散,做好统筹兼顾,学习灵活,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在村所有党员,以在村(居)活动室集中播放学习为主;对外出流动党员,以寄信、邮寄学习资料、电话告知为主;对行动不便、体弱多病的老党员,则通过支部班子帮扶送学上门为主。共邮寄《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594封,主动送学上门600余人次。三是加强指导,现场讨论。镇督导组、联络员、针对各村(居)的学习情况进行督促指导,现场听取支部党员的学习心得,热烈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使支部及时完善各种学习制度,了解党员学习效果。
形式活泼,让群众乐参与。通过提前节目预告、节目“点单”、播放红色影片等措施,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实用技术,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农业产业的提升,让群众得到实惠,乐于参与。一是节目预告,丰富娱乐。不断完善各远教站点设施的配备,在中秋节、十一期间和农闲时节播放红色影片、及时召开讨论、交流会,邀请有经验的老干部、老党员结合播放节目,讲述个人经历、历史背景,提高党员群众学习兴趣。组织开展党员干部下村与党员座谈、征询意见等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贴近群众、惠及群众。二是党员带动,凝聚党群。各村(社)支部班子成员结合自身实际,每人联系5名村民,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参加远程教育学习的收获向农民群众传授和交流,拓宽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的宣传渠道,为群众提供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市场信息,外出务工指南等方面的服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凝聚党群亲情。三是走访排查,调解矛盾。村(社)支部将本村(社)排查出的矛盾,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到每位党员头上,实行走访调查,调解矛盾,听取意见建议,然后召开支部会议进行讨论。在走访中进行再排查、再调解,实现社会稳定工作的有机衔接、良性互动,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农村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农村稳定防控机制。尤其是我镇刘店社区、下菜湾社区、刘湾社区等村(社),外来流动人口多,水库移民、征地拆迁产生的矛盾突出,多年来发生群众越级上访事件同比减少了50%,效果明显。
传正能量,让支部添活力。村(社)支部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学娱结合,大力宣传党的知识,加强思路理论学习,使支部凝聚正能量,增强支部的活力和战斗力。一是大力宣传、振奋精神。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远教频道以及播放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榜样——100名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及时宣传为民服务、作风转变、情暖农家等方面先进典型。及时发布工作动态、情况通报、经验交流材料、党员心得体会等,把远程教育播出平台和网站塑造成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经验交流的平台、学习宣传的阵地。在党员中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以达到振奋精神、鼓舞人心、推动工作的目的。二是务实创新,学娱结合。村(社)党支部在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和“三会一课”上,采取务实、创新、搞活组织生活,通过远程站点播放红色经典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形式,让党员坐到一起,聊聊家常、谈谈想法、看看电视、学习上级精神,从而活跃基层党内生活,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严格制度,加强监督。党支部在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和“三会一课”上,播放一些反面的警示教育片,对党的制度、党员的权利义务进行宣传教育。对长期不起作用的、不过组织生活的、不按时交纳党费的、不完成组织交给任务的,区分情况给予批评教育,对违反党纪、违反法律的党员,进行严肃的处理,使党员坚守底线,筑牢思想防线,严守廉洁自律。
- 上一篇:仁河口镇:加强交通安全为学生保驾护航[ 10-11 ]
- 下一篇:秋冬绿化为铜钱关镇后续产业“增色”[ 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