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小河镇人大助力“秦巴名镇、名村”建设初见成效

作者:何媛 发布时间:2014-12-04 09:08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走进冬日的金坡村,干净蜿蜒的环村公路、粉刷一新的行道树、错落有致的砖瓦房……纷纷映入眼帘,这一切与漫山的红叶与火红的火棘交相辉映,在静谧祥和中洋溢着一副生机盎然的新农村景象。
    自李总理到小河集镇和金坡村调研慰问以来,小河镇人大紧紧围绕镇党委确定的“名人带动、名景迎客、名产致富、名牌聚商”发展思路,依法行使职权,与镇党委政府同心、同向、同力、同为,不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在全镇实施“打造秦巴名镇、名村”战略中,积极作为,有力促进了名镇名村建设成效。
    集思广益,为名镇规划“定位”。 镇人大多次组织人大代表以金坡村发展为突破口深入村组广泛调研,征求群众意见,在深思熟虑后,向镇党委政府提出了科学布局,准确定位,高起点规划小河发展愿景的建议。镇政府根据人大的建议,经过反复考察论证,于今年4月委托陕西金城绿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旬阳县小河镇总体规划》、《小河镇金坡村乡村旅游区总体规划》、《旬阳县小河镇迎宾广场景观及街景规划设计》和《旬阳县小河镇局部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4个详规,确定了建设秦巴名镇的总体目标(即:从今年开始,通过八年的建设,到建党100周年即2021年,把小河镇打造成为秦巴名镇,使小河镇特殊的人文历史形成品牌,地方特色经济形成支柱,乡村秦巴风情形成特色,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广泛宣传,为名镇建设“聚力”。镇人大积极发挥人民代表作用,为快速凝聚人心,统一共识,2014年4月29日,在镇人大第十八届人大五次会上,全镇人大代表一致通过了倾力打造“秦巴名镇”的决议,号召全镇领导党员干部群众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按照全民参与,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的工作理念,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精准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不断凝聚新共识,汇集正能量,全力谋发展,将小河镇全面打造成为秦巴名镇,使其名扬秦巴地区,成为秦巴腹地的一颗名珠。
    深入调研,为名镇建设“支招”。 为达到高标准建设秦巴名镇的预期目标,镇人大多次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对小河社区移民安置点、金坡名村建设、集镇亮化等重点项目进行专项视察, 听取相关分管领导对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各项工程建设进度,并及时召开人大代表座谈汇报会,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经镇人大主席团商议决定后向镇政府提出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施工环境、严格落实工程建设质量责任制等5条建议,力促“秦巴名镇”各项建设工作又好又快进展。
    积极履职,为名镇发展“助力”。 镇人大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三留守”等特殊人群为重点,组织镇内各代表小组、人大代表开展“百日大走访”活动,共计走访群众4000余户1.5万余人,收集整理群众各类意见建议20条,通过文件交办、跟踪督办、现场查看、回访满意率等方式将群众的需求落到实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3件,确定帮扶结对困难家庭160个,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达20余件,为名镇建设聚合了力量,营造了良好氛围。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目前名村建设取得巨大突破,金坡村新修循环公路6.5公里,亮化道路2公里,安装路灯43盏,以户为单位修建垃圾池75个,公路沿线栽植行道树1300株,橡园1800株,房前屋后栽植樱桃1200株,村貌大为改观。在名村建设的引领下,全镇各项惠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郭家湾移民安置点建设一期工程竣工,安置陕南移民搬迁户166户630人;集镇中心幼儿园开园使用,解决292名幼儿入学难题;全镇新修建饮水工程7处,惠及群众1021户3625人;新建东山、落驾及康家坪区域性文化广场3个,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责任编辑:魏代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