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镇村级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以深入开展宣传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题,创新载体,强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镇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强化领导,齐抓共管。镇党委明确了领导班子成员、村党支部书记、包村单位、驻村党建指导员“四级责任人”职责。把“升级晋档”活动与“创先争优”、“双培双带”、“党员示范”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农村支部班子建设。提升了村级组织规范化水平。
二、明确工作思路,科学制定规划
坚持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为重点,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扶贫开发、“统筹城乡、三联共建”、“弘扬三超理念、实现跨越发展”等活动为抓手,对全镇村级党组织实行分类定位、科学评估,结合扶贫开发、后进村整建工作,因村制宜,一村一策,为全镇1400余户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制定了6个重点扶贫村的实施方案和联户帮扶计划。
三、突出重点,推动工作。
镇党委将“升级晋档”工作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列入考核指标。一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实施农民增收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建设,形成了谌家院、楼房河、木瓜茶叶大村,白庙、石门、付家庄等烤烟大村和秧田坝、白庙、木瓜等畜牧大村,谌家院、崔家堡、楼房河等魔芋产业大村,成立了祥瑞魔芋合作社、神龙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三棵树林下养鸡合作社,以王家坪贡米、谌家院千亩茶叶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大力发展烤烟、畜牧、魔芋、贡米加工、茶叶等特色养殖、中药材等主导产业,今年,全镇镇农作物播种面积43100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63亿元。发展烤烟3350亩,实现产值720万元,生猪存栏2.36万头,出栏3.51万头,种植水稻3100亩,魔芋3500亩,新建茶园1500亩;培训职业农民产业大户66人,劳务输出4035人,创收入8100万。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望可达8000元以上。二是项目建设促进村镇提等升级。投资30万元的石楼村级道路整修全面完工。总投资近500万元的谌家院社区集镇路网建设已动工。总投资250万元与平利县3.7公里连县水泥路工程于12月底全面建成通车,石门至铜钱小南环8公里连镇路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招投标中,8公里联户路及示范路建设已全面完成。新修水毁挡墙900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5平方公里,建设基本农田400亩,新增100亩。秧田坝等4个村人畜饮水工程已全面竣工,解决327户776人饮水问题。神石28公里10KV高压线路改建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将彻底解决边远镇用电难问题。投资160万元的中心幼儿园于10月初开园。投资70余万元的青蛇沟跨河大桥年底主体完工。三是美丽乡村建设让山村更美丽。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卓有成效。镇党委政府扎实开展为期6个月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共清除垃圾50吨,拆除违章建筑6处,拆除公路两侧临时厕所7个,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构建生态环卫体系。为秧田坝、曹家沟、王家坪、白庙等8个村新建垃圾处理池8个,仿古公厕6座,环卫长效机制已初步形成;全面铺开插绿工程。在镇域内交通要道两边移栽杨柳1000余株,撒刺槐籽1000亩,在荒坡野地移栽拐枣树苗10万余株,逐步扩大绿化覆盖面,全面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不断提升“美丽乡村”的品位和内涵。四是加强阵地建设,提升村级管理功能。村级阵地得到明显加强。投资65万元的薛家庄村活动室9月份已投入使用。白庙活动室已完成修缮工程。王家坪村活动室、谌家院村活动室正在紧张建设中,可望在明年5月投入使用。付家庄村活动室的办公设施、制度全都到位,发挥作用。五是落实长效机制,提升镇村凝聚力。从管实、管用,可执行、可监督入手,完善了《石门镇村干部管理制度》、制定了《石门镇调解委员会以案定补制度》,《石门镇便民服务工作制度》、《石门镇镇村两级群众办实事干部代办制度》、《石门镇综治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好村级“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提升镇村凝聚力。
- 上一篇:红军镇:温馨服务暖人心[ 12-12 ]
- 下一篇:城关镇及早部署来年烤烟生产工作[ 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