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可忙坏了神河镇丰家岭村的人。只要天气晴好,每日清晨天方亮,村子就开始沸腾了。人们你约我喊的拉起几十人的队伍,或骑摩托车,或徒步前行,走完村子长长的水泥马路,然后扛着锄头提着干粮进山了。一座座翠绿的山丘上,热热闹闹地散开着抢挖野生白芨的人群。
白芨别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娃、羊角七、紫兰、刀口药、连及草等。以块茎供药用,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治疗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在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纺织印染、特种涂料和日用化工等方面有巨大的商业利用价值。随着白芨食品的开发利用和印染业、美容业的需求,白芨用量日趋增多,现已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予以保护。其价格仍有上升趋势,且表现为供不应求的畅销态势。
白芨生长发育喜温暖、阴凉和较潮湿的环境,不耐寒。常常生长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丛中及疏林下。人工种植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亩产1500至200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价每市斤50元左右,亩产值10万元上下。因为目前种苗昂贵,而种植每亩所需种苗在2500至3000株之间,需肥量也很大,一次性投资成本非常高,所以这里的人们就采取进山采挖野生种苗进行人工繁育。根据当地群众采挖的情况来看,每天能采挖50至100株左右,村民把这些种苗当“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栽植在房前屋后的园子里,或者干脆当“花”一样栽在屋顶的花盆里,以便于精心管护,量大的则选择好地块进行培育。从近期栽植情况看,有的农户在0.2亩左右,最多的在1亩上下,主要用作自家繁育种子,进行日后的大面积栽培。也有村民联系购买商品种苗的,“因当前本县商品种苗供应缺,一时还难求购到手,一般要提前预定才行。”刚从白柳镇求购种苗未成的丰家岭村组长丰中奎说。
近期,村民们仍然在起早摸黑的采挖野生种苗,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了种植白芨的热潮当中。人们这种发家致富的美好愿望和对市场信息的灵敏捕捉力是可喜可贺的。
- 上一篇:仙河镇村级道路养管机制出新招[ 05-11 ]
- 下一篇:红军镇党委“抓纲举目”迅速落实县委书记梁涛调研指示精神[ 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