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党旗飘飘映社区——城关镇老城社区创建四星级文明社区纪实

作者:宋飞 发布时间:2015-05-25 09:2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城关镇老城社区位于太极城阴鱼岛,辖12个居民小组    3685户13280人;下设1个党总支,居民、老干、非公3个党支部,有党员180名;33个楼片,2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136家。
   近年来,老城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和谐家园,先后荣获全省“社区科普益民先进集体”、全市“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活动示范社区党组织、市级老年工作体育示范社区等称号。
   一、党建带动,搭建和谐社区的新平台
   坚持以党建为龙头,扎实抓好社区各项工作。一是以服务理念为立足点,共建和谐班子。高标准翻建38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室,建立了“一部三室三站”,将各项学习、工作、服务制度公示上墙,设立了服务窗口、服务电话,专人接待;建立了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拥有图书500余册,室外健身场所面积达1000平方米。同时,精心布置了党员谈心室,倾听党员的心声,化解党员思想、工作和生活困难。二是以服务拓展为辐射点,延伸党建手臂。针对社区楼宇多,流动党员面广、分散、难集中的实际,建立流动党员活动室,创新制定了楼宇党员联络员、指导员制度,每月定期上门走访33个楼院长,对75名流动党员发放联系卡,建立流动党员台帐,动态管理,每季更换,使流动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三是以服务创新为支撑点,深化党建活力。通过开展“红色之家”、“社情连连看”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提高服务质量,竭诚为社区党员群众送温暖、献爱心,办实事、解难题。三年来累计接待来电来信来访咨询500余人次,解答疑难问题117个,为特困人员和家庭筹集爱心款物价值1万余元,为30名下岗失业人员找到了新的工作,资助贫困学生5名。
   二、活动推动,浓厚和谐社区的新氛围
   一是唱响志愿服务新篇章。为解决社区孤寡老人的生活问题,社区成立老党员慈善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承担帮扶35名高龄孤寡老人日常生活,深受群众的好评;治安巡逻志愿者主动在学生上学、放学期间为一中、一幼站岗、护航,学生家长感慨:“看到红袖章,我们就有了安全感”。社区共成立了6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全年慰问困难党员、特困户、孤儿50余名,深入老年公寓、敬老院、养老院开展文艺演出3场,庆“三八”妇女儿童维权知识宣讲3场,组织志愿者汉江沿线拾捡垃圾3吨。二是敲响和谐社会新锣鼓。凭借辖区丰富的文化资源,成立了红叶自乐班、老年门球队、喜妹舞蹈队等,整合资源,着力构建特色文化社区,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提升奉献、友爱、自强的价值观念,提高了居民整体文化素质。
   三、载体促动,深化和谐社区的新成效
   不断创新载体,拓宽领域,关心广大居民,服务社区群众,家庭更和睦,邻里更融洽,社区更和谐。一是创新居民教育载体。依托社区丰厚的文化资源,组建了以老党员为主的“美德”传播团,定期进行文明宣讲,红叶自乐班自编自演了“八荣八耻”快板,为社区党员和群众进行美德宣讲,传播文明,典型示范,倡导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共建和谐邻里。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新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栋”、社区“民”星评比等活动对居民进行文明诊断,涌现出了文明家庭80余户、最佳邻里守望“民”星30余人、最佳楼道卫生值日“民”星20余人、汉江水源地守护“民”星25人、文明公约传唱“民”星12人等一批先进典型,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营造了“我的社区我作主,我的社区我奉献”的浓厚氛围。二是创建“第二亲情家园”。辖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社区建立了“第二亲情家园”,经常组织流动人口学习维权等方面知识,加大流动人口维权工作力度,努力探索运用多种手段引导流动人口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合理表达自身诉求的新方法,使外来人员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情。三是创建标准化示范社区。按照“社区建设标准化,社区管理规范化,社区服务人性化,文明创建活动制度化”的标准,投入资金从宣传动员、环境整治、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了违规违章建筑拆除、花坛绿化带增补、户外健身场所改造等,实现了社区路平沟通、配套齐全、立面有景、灯光有型、环境优美、安全有序、绿意盎然、和谐文明的目标。
 

【责任编辑:魏代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