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午视察的几所学校情况来看,旬阳教育可以说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光是环境变美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上了,高考上线人数也从八十年代的十几个到现在近两千个,这些成绩取得说明教育部门这一班人确确实实做了大量实在、细致的工作。”在全县离退休干部视察教育工作座谈会上,72岁高龄的原县政府副县长田雪芳慨叹道。从老领导激动而深情的表述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旬阳教育强劲有力的发展脉搏。
多年来,县教体局党委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与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和带领6万名全县师生,先后取得了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教育强县、“双高双普”县以及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人民满意单位、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三问三解”连心活动先进集体、先进党委等诸多荣誉。在3554平方公里热土上,谱写了一曲曲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奋勇争先的华丽乐章。
目标引领 高举事业旗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项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忠于人民、敢于担当、勤于干事、乐于奉献的党委领导班子,才能使广大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而焕发出精诚团结、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
如何在县域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中找准定位,瞄准方向,是摆在局党委班子面前的首要任务。教体局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把“办人民满意教育”宗旨作为引领旬阳教育发展的旗帜,充分发挥局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旬阳教育办教育”的思路,从“普六”到“普九”,从“双高普九”到“双高双普”,从“省级教育强县”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一路走来,旬阳教育人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用行动和汗水开辟了县域教育事业均衡、内涵发展的新路径。
早在2005年,局党委根据教育发展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创建省级教育的请示。县委、县政府经过集体研究,明确了创建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突破发展的工作方向。短短四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被充分调动起来,围绕“创建教育强县”想方设法,出资出力,共计投入资金达2.62亿元,争取上级项目和慈善机构捐资8500万元,全县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师资配备、校园环境等方面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教育强县的成功创建,局党委又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利用四年时间,再次取得了省级教育强县和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优异成绩。
如今,旬阳教育工作在局党委领导下,再一次调整航向,站在了“抓质量,促内涵,创建教育名县”的起跑线上。
实干兴教 破解发展难题
目标既已明确,关键在于落实。经过多年实践,教体局党委把“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作为“破解难题,创先争优”的制胜法宝。
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局党委坚持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在机关充分利用支部书记讲党课、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全体干部会、民主生活会等载体,采取领导带学、集中辅导、个人自学、督促检查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法规和教育业务知识。在学校,采取集中辅导、师徒结对、个人研修相结合,推动教师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学习,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了,钻研教学、参与研修的兴趣更浓了,爱岗敬业、主动进步的劲头更足了。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在学校管理中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民主监督作用,指导学校工会、妇委会、共青团(少先队)和教代会等群团组织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发挥职能作用,确保学校办学方向正确、工作务实高效、作风纪律严明。党委成员采取联片包校形式,指导学校支部班子扎实开展工作,不断完善对学校、幼儿园和各直属支部三位一体考核办法,激发教师团结协作、创先争优的工作激情,提高学校支部班子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加强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引导带动全县教师扎根教育事业、安心廉洁从教,提高教师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进一步完善落实学校、教师、校长三位一体考核工作,落实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加强对师德师风考核,把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作为教师提拔使用、晋职晋级、评优评模的重要依据。加大对违规违纪教师处理力度,推进教师依法、依规从教。加大庸、懒、散、虚整治工作力度,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激发教师工作活力。
人才保障 筑牢发展根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推进教育事业内涵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局党委班子“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重要职能体现。县教体局党委把党员、校(园)长和教师三支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教育培训、榜样示范、考核管理等措施,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加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科学发展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员志愿者服务、亮牌示范以及党员形象设计等活动载体,激发全县1205名党员进一步增强党员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带动其他教师争做“四有”教师,推动旬阳教育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加大对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和党务工作者表彰力度,三年来共计表彰先进党员42名,推荐上级党委表彰11人。
加强校(园)长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校长队伍是建设教育名县,推进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局党委通过学习培训、跟岗锻炼、交流轮岗、考核管理等形式,制定了《旬阳县校(园)长管理办法》、三位一体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校长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先后邀请黎加厚、李保忠、赵克礼、杨雪峰、李德昌等著名教授来旬为校长讲授先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分3批组织全县35周岁以下校长到局机关跟岗学习,开阔视野,优化校长队伍结构。通过交流轮岗方式,实现校际之间管理经验共享。目前,全县拥有省、市级骨干校长32名,一批思想先进、爱岗敬业、作风务实、敢想善思的校(园)长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坚持“凡进必考、择优录用”原则,严把教师入口关,让优秀教师能进得来。二是加强教师常规管理,畅通民主管理渠道,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档案,通过师徒结对、青蓝结对等不断夯实管理措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党员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确保青年教师有进步。三是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建立了教学能手工作站、名师工作室和学科带头人工作坊,加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的评选和表彰工作,积极开展乡村好教师评选推荐工作,加强对标准化教学点建设,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费,着力改善农村教学点教师的工作条件,形成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
管理跟进 聚合奋进力量
怎样让现有的人、财、物发挥最大效益,凝聚起推动发展强大合力?关键靠管理。教体局党委把强化管理作为凝人心、集人气、聚人脉重要抓手,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管理网格,不断把旬阳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实行目标管理。对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指标进行细化,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股室,层层签订责任状,季初下发重点工作安排表,季末召开工作推进座谈会,解决工作推进遇到困难和问题,制定工作推进措施,实行机关股室年度考核与学校、校长、教师学年度“三位一体”考核,每年一表彰,确保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
加强过程管理。把“精、准、细、严”的管理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学校发展、项目建设、校园安全等各个方面,实现管理过程的规范化、精细化。在“双高双普”和义务教育均衡化评估验收中,旬阳教育发展的软件资料和办学环境给省、市专家组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高端大气校园布局、规范翔实的过程性资料、富有生气的学生手工作品,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落实制度管理。一是制度上“墙”。通过多年探索,局党委探索出一整套涵盖学校、教学、后勤等各个方面的切实、有效、管用制度体系,实现有规可依,按章办法良好格局。二是制度带“电”。为了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局党委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检查通报,并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让制度成为规范管理准绳和标尺。三是完善制度。按照“权力清单制度”要求,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对过期失效的文件制度进行了废止,对需要保留的文件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管理制度网络体系不断健全,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保障运转。
细化人文管理。既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又实行人文化管理,特别在教师队伍管理中,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作用,通过丰富多彩活动,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广大职工干部感受组织的关怀,从而激发全体教职的内生动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在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形势下,县教体局党委将继续发挥核心堡垒作用,团结和带领全县教育体育工作者,以坚定的信心、稳健的步伐、优异的成绩各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继续推动旬阳教育体育事业步入发展新阶段。()
- 上一篇:旬阳县农业局帮扶职业农民在田间[ 07-10 ]
- 下一篇:贯彻全会精神 推动发展升级:县公安局勇当“保驾护航”排头兵[ 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