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双河镇六路并进力促农村产业经济升级版

作者:王全洲 发布时间:2015-11-03 10:38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为促使农业产业快速转型,加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近年来旬阳县双河镇紧抓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机遇,结合实际,重点加强5千亩高山富硒大米、优质万亩薄皮核桃、农业生态园区、生态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六路并进”强基固本全力打造高档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初见成效。
    夯实基础抓产业。科学调整特色产业布局,遵循“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模经营”原则,根据村社区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确定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按照“一个特色产业、一名镇领导牵头、一个专抓部门、一项考核办法”四个一落实,分头围绕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区域布局,整合涉农项目,集中支持农田灌排体系、土地整理、机耕道修建、抗灾防病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防病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培育主体建基地。结合美好乡村规划流转5000亩土地建设富硒大米产业示范园,实现连片开发经营。同时,集中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大力培育和扶持粮油、蔬菜、苗木、花卉、畜禽、水产养殖等经营主体。依照“依法、资源、有偿”原则,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耕地、林地流转,引导耕地、林地向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集中,鼓励种养大户向家庭农场转变,培育家庭农场示范建设。
    精深加工强扶持。镇财政每年安排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按照“突出重点、分块奖励、以奖代补”原则,围绕良种、加工等环节进行奖励补助。着力在税收、金融、土地、技术升级等方面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加大农业综合开发、 “一事一议”、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融合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快技术改造,增强竞争实力,鼓励旬阳大北环循环农业核桃园和龙家、西岔高山富硒米形成产业链注册“绿福地”品牌在双河隆科建设大型现代产业加工厂包装销售,提高农产品精深化加工水平。
    提高品质重监管。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以特殊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为重点,强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监测,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经常性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利用咸阳农科城结对帮扶优势,积极加强同县农工部联系,建立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组建专业技术服务团队,设立科技特派员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农产品内在品质,强化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

   创建品牌育龙头。按照“建设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服务信息化、产品安全化”要求,组织开展示范合作社创建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培育10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加大品牌农产品创建力度,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2000亩绿色农产品基地面积,不断提升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进一步做好特色产品申报国家注册标志产品工作,鼓励支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开展省级或国家级品牌产品创建活动。
    拓展渠道促销售。加大高山富硒米、薄皮核桃、油牡丹、黑毛猪、土特山鸡等特色农产品宣传力度,在中等以上一线城市举办推介会,争取1个农产品在省级媒体宣传,每个产业都有产品在市级以上媒体宣传。以隆科现代物流园、绿福地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专业市场、农贸集市为一体的农产品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依托,加快农产品流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着力打造农副产品直销平台,全方位推介双河名优农产品,在西安、安康、县城等地建立双河农产品营销总公司,立足本地着力开拓外地市场,构建行之有效的农超对接模式,促进农产品销售。

【责任编辑:贺清玲】